
文學離不開女性,很少有離開表現(xiàn)女性而能有巨大成就的,一部長篇小說,一個戲劇,若沒有個把有性格的女性形象,不管這女性是美麗的,還是高尚、卑鄙或者權(quán)力欲望極強的,總得有。沒有,就像百味缺了鹽,總少點什么。
在中國文學的開山之作《詩經(jīng)·國風》中,描寫表現(xiàn)女性的篇章,不論是數(shù)量還是類型,都說的上是多的。而且,對女性,特別是對弱勢女子,是充滿了同情的。在這方面,當時的詩人要比后來的儒生即《詩》的解釋者們,強太多了。例如,對婚姻中遭受不幸的女子,詩篇都抱有萬分同情。這是一種基本的人道精神,代表著一種文明。
當然了,詩經(jīng)也不乏對女性之美的表現(xiàn)。而且,往往這方面內(nèi)容就見諸那些表現(xiàn)結(jié)婚題材的篇章。例如《鄘風·君子偕老》,表現(xiàn)一個女子的美麗,寫什么呢?寫她“鬒發(fā)如云,不屑髰也”。“鬒發(fā)如云”就是濃密的頭發(fā)像烏云。什么是“鬒發(fā)”?說“鬒發(fā)”先得明白古代貴族戴假發(fā)的習慣?!蹲髠鳌分芯陀羞@樣記載:一位權(quán)貴人物見人家女子的頭發(fā)好,就強行把人家頭發(fā)割掉,給自己的假發(fā)當材料?!毒淤衫稀肪涂滟澾@位美女一頭烏黑亮麗的頭發(fā),根本就不屑于戴什么假發(fā),人家天生麗質(zhì)的,頭發(fā)好。相反,臉再美,童山濯濯然頂上無毛,也是糟糕的。
《詩經(jīng)·國風》里還有這樣的句子:“子之清揚,揚且之顏也。”“有美一人,清揚婉兮。”兩個句子中都有“清揚”一詞,那“清揚”指什么?指臉面上的一個部位?那個部位?即眉宇之間,即額頭到眼睛之間這一片。一個人漂亮,額頭要明亮,平整飽滿,還有發(fā)亮,眉宇狹窄,還長滿道道的波紋,這面貌看上去就麻煩?!巴褓狻?,就是眉宇亮麗的意思。還有一種古人以為美的,今人就未必覺得妙了?!蛾愶L·澤陂》中有一句:“有美一人,碩大且卷?!薄按T大”就是高大,個子高大是美人的條件,在今天亦然;那“卷”又是什么意思?有的注釋家說就是臉龐豐滿、雙下巴的意思。這在《詩經(jīng)》里好像還不止一次說到這樣的豐滿之美,包括“清揚婉兮”的“清揚”之際也有額角寬闊的意思。有些時代是崇尚豐滿的,如唐代,看唐代的《仕女簪花圖》,里面畫的高發(fā)髻的美女,明明原本一個小臉,很秀氣的,后來愣是吃出個“二臉”來,其實是時代審美風尚造成的。古老的俗話說,楚王好細腰,民間多餓死。宮中好大眉,民間多一尺?!毒淤衫稀泛汀稘哨椤分械摹扒鍝P”、“卷”,是否就是代表春秋時代的女性崇尚豐滿,不好說,不過可以肯定,也沒有以瘦為美的表征。過分的以瘦為美,“骨感美人”的病態(tài),似乎那時還不時興。
就詩篇的描寫美人而言《國風》的手法也很多。如《齊風·東方之日》就說:“東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币猿錾男袢毡扔黠L華正茂的女孩子,不說女孩子有多靚,卻說她蓬蓬勃勃如朝陽,實際是從女孩子青春氣息的動人效果來寫她的美。此后,用太陽比喻女孩子,到后來的宋玉、曹植,都曾用過。像曹植《洛神賦》,就說洛神“皎若太陽生朝霞”,不僅比太陽,且是有朝霞的太陽,是有枝有葉的。但這樣的句子是受《國風》的影響,也是無疑的。
剛才說過,《國風》表現(xiàn)女子之美,常出現(xiàn)在婚姻題材的篇章。這也有其道理。人家結(jié)婚,大家看熱鬧,最重要的看點,就是新娘子長什么樣??峙略谀切┗槎Y的參觀者是首先期待的。在《鄭風》中,就有一首,表現(xiàn)一位來自齊國的新娘子是如何迷倒眾生的。鄭國原來的封地在陜西,周幽王時才遷移到今天的鄭州一帶。所以,與東方齊國的婚姻,是遷移后的事。你看《左傳》一開頭寫的鄭君武公的妻子武姜,就是申國人,申國姜姓,不是在今天的南陽一帶,就是在陜西一帶??墒钱斷崌w到東方以后,就需要與東方一些異姓建立政治聯(lián)盟,就開始與齊國(國姓也是姜姓)締結(jié)婚姻。表現(xiàn)在詩篇的歌唱,就有《有女同車》一篇,寫的是鄭國娶自齊國的新娘子,一下車就把鄭國的整個男人們都給震了。詩篇怎么寫的呢?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詩篇只有兩章?!坝信嚒钡摹巴嚒币辉~,過去解釋產(chǎn)生了好多爭議,有些學者的說法我覺得是可信的,就是男與女坐的車是一樣的,不是結(jié)婚的男女并排坐在車上,好像古人還沒有開放到這個程度。男女各自乘車,實際寄寓了古代對妻子的地位界定:妻者,齊也?!捌蕖钡囊馑际羌彝ブ信c丈夫“一般齊”的那個人。這是強調(diào)男女要講究一點平等,在家庭生活中,應(yīng)相互尊重,是傳統(tǒng)觀念中可取的部分。
回到正題,“有女同車”的那位女子形象如何?詩篇說:“顏如舜華。”“舜華”,就是木槿,木本植物,春天開花,花色有玫瑰紅、粉紅、藍紫、白色和藍色多種,整個花木的花期很長,可是每一朵花的開花時間卻很短,舜華的“舜”,就是“瞬間”的意思。極其漂亮,又極其短促。所以古有“槿花不見夕,一日一回新”之語。不過,在這首詩中,不是說女子的美麗短暫,而是強調(diào)她的美麗。不單美麗,詩還著重表現(xiàn)她下車那一刻的“范兒”——“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寫新娘子下車之際那幾步路走出的姿態(tài),輕盈嫻雅,如翱似翔,曹植寫洛神“竦輕身以鶴立,若將非而未翔”的美妙也不過如此??!儀態(tài)高雅,是有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芭逵癍傝ⅰ?,就是新人的佩玉,不是人們眼中看到的,而是聽到、準確說是先聽到而后再看到的:優(yōu)雅的步子,引發(fā)的是瓊琚美玉的泠然作響。“彼美孟姜,洵美且都”,這位姜姓新娘在家排行老大,“孟”是老大的意思,交代出這場婚姻是姬姜兩姓的結(jié)合,符合禮法?!颁狼叶肌钡摹颁?,意思是實在,是個形容詞;“都”,高雅為“都”。有人研究,“都”的本義就是大都市,古代與現(xiàn)代一樣,審美風尚也是大城市引領(lǐng)風潮,所以,符合大都市標準的,就是都,也就是雅,也就是符合標準、打扮入時。下一章意思一樣。其中“舜英”的“英”,在這里也是花;最后一句的“不忘”,就是“不亡”,不亡就是永遠。是祝愿新娘子永葆其美好。
現(xiàn)在看,詩人是如何寫婚禮中的新娘子的呢?先是來了,遠遠的,車來了,車上載著來自姜姓齊國的美麗新娘,燦若天仙,如槿木花開,亭亭玉立,鐘靈毓秀。一下車,一走路,哇塞,好儀態(tài)、好有教養(yǎng)??!接著,新人不但長得美,還入時!鄭國的君主或公子,娶了這樣好的人兒呢,真是令人慶幸,讓人情緒高漲。
《有女同車》寫女子之美,是《詩經(jīng)·國風》的一種樣式。美麗新娘到底長得怎么樣,沒說,只形容像木槿花一樣,留出空白讓人去想象填補。這是文學手法的常態(tài),也是作為語言藝術(shù)的文學與由演員表演的影視藝術(shù)之間的分別。任何人物形象一經(jīng)演員演出來,就定了格,其形象就沒有了想象的空間。這是題外話?;氐奖绢}。寫美人,《國風》的詩人又不甘心只限于上面的這一種,只是打比喻形容,或者側(cè)面烘托。詩人有時也仿佛是畫家,用語言工筆描摹美人形貌。這樣的詩篇,最突出的就是《衛(wèi)風·碩人》。
請看詩篇: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wèi)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于農(nóng)郊。四牡有驕,朱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鮪發(fā)發(fā)。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這首詩篇涉及的女性,很幸運,詩里對她有記載。據(jù)《左傳》的說法:“衛(wèi)莊公娶于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莊姜,美而無子,衛(wèi)人所為賦《碩人》也?!彼驱R國君主的大千金,嫁給了衛(wèi)莊公,人稱莊姜。這是一位典型的紅顏薄命的人兒。她命之所以不好,即在《左傳》的“美而無子”四個大字。任你是君主的夫人,齊國太子的親妹妹,不能生養(yǎng),可就是“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了,人長得再美,再華貴,不能生養(yǎng),不能完成生兒育女的業(yè)務(wù),你在人家男子的家里,就總像是欠債不還一樣,直不起腰來。因為古代婚姻特別重視傳宗接代,一個女子嫁到人家去,千好萬好,不生孩子就是不好。更糟糕的是,那個時候的人還不知道不生育的問題往往來自男性,會把不生育的責任,一股腦推到女子身上。所以,不生養(yǎng),就跟犯了多大罪似的。美麗的莊姜攤上這事,豈不“薄命”!
不過,《左傳》說的都是詩篇女主人后來的事,與詩篇無關(guān)。有人因為看了《左傳》如上的說法,就覺得詩篇贊美莊姜之美,有什么弦外之音,那可就是受了《左傳》說法的干擾而神經(jīng)過敏了。詩篇創(chuàng)作歌唱時,這位國君夫人,還是新人呢!這有詩篇為證,且看詩篇是如何用工筆描摹來形容新娘子之美的吧。
全詩四章。一開始就是“碩人其頎,衣錦褧衣?!毙履镒邮歉邆€子,“其頎”猶言“頎頎”,《詩經(jīng)》特有的詞法。下一句是說她的服飾:錦繡的衣服之外,罩了一層輕薄如霧的紗。有記載說,古代結(jié)婚女孩子離家最后一道禮節(jié),就是保姆給她罩紗。后來紅蓋頭是不是跟這兒發(fā)展來的,不清楚。罩一層紗,按古人說法是為避免錦繡衣服太招眼,或者就是為了防塵吧。春秋時期的褧衣,還沒有過發(fā)現(xiàn),但考古發(fā)現(xiàn)過西漢時期的。在20世紀70年代發(fā)掘的西漢馬王堆墓葬里,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了一件薄如蟬翼而且透明的絲織衣,稱一稱,幾十克重;疊一疊,可以裝到小小的火柴盒里。專家說,這就是罩在錦衣外面類似《詩經(jīng)》“褧衣”的絲織物。這樣的絲織工藝后來似乎是失傳了。
接著就是交代她的社會關(guān)系。她是齊侯之女,父親尊貴,拼爹沒問題;她是“衛(wèi)侯之妻”,實際是說她馬上就任的新身份。然后,又交代新人的社會關(guān)系,其一,她是“東宮之妹”,這意味著衛(wèi)國會因為有這樣一位夫人,在未來能與齊國持久地保持良好關(guān)系;“東宮”可是未來齊國的君主啊。其二,她是“邢侯之姨”,邢侯即邢國君主,在今天河北省邢臺一帶,說新娘子是邢國君小姨子。其三,她是“譚公維私”,是譚國君主的小姨子;“私”,小姨子稱姐夫叫私。這樣不厭其詳?shù)亟淮履镒訌碗s的社會關(guān)系,不外是夸贊新娘身份的極其華貴,而尊貴的社會關(guān)系,正意味著這樁婚事的政治價值很高,且很有升值的空間,顯示出的是周代貴族婚姻強烈的政治色彩?;橐鼍喗Y(jié),實際是與幾個諸侯國家同時建立友好關(guān)系、親戚關(guān)系或者說是兄弟關(guān)系。詩篇在這方面,文章做得很足。
第二段則是另外一種情形了。身份華貴是她生的家庭好。她的相貌更是令人驚艷不止?!笆秩缛彳?,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一章可分為兩大層次,頭一個層次是連續(xù)的比喻,說新娘子的手像“柔荑”,“柔荑”就是柔軟的“荑”,而“荑”是一種草根,這種草叫作王芻,俗稱菅草,一般長在生荒地上,到了深秋,白白的,一望一大片。這種草的根兒也是白的,而且嫩嫩的、甜甜的,還可以入藥。柔荑就指王芻根兒。也有人說這里的“柔荑”是葦子的根,即深入泥水的那部分,也是白色、甜甜的。不管是什么吧,詩篇是說,新人的手伸出來,色白膚細。這是打比喻,既然是打比喻,就有所取,有所不取,柳葉眉兒不能理解成綠色的眉。這句也是,不能想象說女子的手上又是茅草根子,又是葦根子。取其白,取其柔而已?!澳w如凝脂”,凝脂前面講過,就是凝固了的豬油,這也是取其白中透青的意象,這個寫她皮膚好,柔嫩細致到像七八個月大的小孩子——好好照料的健康小孩子,七八個月大,皮膚才多白中透青的細潤。這還是因為人物的身份華貴,沒有經(jīng)過任何風霜,很嬌貴的。
然后是“領(lǐng)如蝤蠐”,“領(lǐng)”就是脖子,說的是脖子長得像一種名為蝤蠐的肉蟲,這種肉蟲秋天多,芝麻、玉米地都有,嫩綠的秸稈上,經(jīng)常會見到一種白蟲,沒有殼子,是蠕動的。詩是形容女子那個脖子細長,有質(zhì)感。全天下的美人,差不多都是高挑個,細腰、脖子頎長;脖子短粗而可稱為美女的,就難找?!褒X如瓠犀”,實際說新娘的牙齒像瓠瓜子兒。瓠瓜子兒一個個像貝殼似的,中間粗,兩頭較細,一排一排很齊整,不像大板牙。“螓首”,螓就是小的知了,夏天到了數(shù)伏天,這種小小的蟬就開始“伏天兒、伏天兒”地叫。這里是形容發(fā)式,螓的頭兩邊有兩個翹起的小高峰,形容的是女子發(fā)髻上揚,如同螓首??赡苁羌侔l(fā),也可能是真發(fā),一定是高高的發(fā)髻。“蛾眉”,就是長長的細眉毛,像蛾的須子一樣。喜歡眉毛細而彎長,不是今天才有的。
以上從手到頭,仔細描摹,一一細說,如同一幅工筆畫兒??墒?,照這樣描寫下去,人物還只是個“樣子貨”,未必怎么樣,手白,頸長,眉毛細,發(fā)髻高,如是而已,人物活不起來。到這里,一條龍是畫出來了,首尾俱全,有鱗,有腳,都有了,就是還缺點兒東西。缺點什么呢?看詩人給人物加了點什么就知道了。下邊兩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卑?,終于給龍點了睛!“巧笑”在《詩經(jīng)》里還有另一次出現(xiàn),《衛(wèi)風·竹竿》就說“巧笑之瑳,佩玉之儺”。那什么是“巧笑”?就是“俏笑”,就是笑得好、笑得妙,笑起來帶動得滿臉生動姣好。所以,在“巧笑之瑳”一句,是說笑起來露出潔白牙齒;在“巧笑倩兮”這句呢,是說一笑腮上會出現(xiàn)倆酒窩兒。女孩子一笑有酒窩,是多么俏?。≡娙司屯怀隽诉@樣的俏。一位身形高挑的女子,脖子也長得很好。眉毛長得好,這些都是突出樣子、模樣,是形,可是到后來“一笑倆酒窩”,啊,原來這位高個新娘不但有型,而且是很帶韻味,生機勃勃??!這就是“巧笑”一詞在寫人上的作用。下面的“美目盼兮”是接著突出新娘的神情昳麗?!懊滥颗钨狻钡摹芭巍?,就是眼睛黑白分明。眼睛大,不一定好看,大眼全是白眼珠,像白天的貓,或者全是黑眼珠,像晚上的貓,都會嚇死人。大眼睛且黑白分明,顧盼生姿,就不同了,就迷死人了!這兩句,巧笑倩、眉目盼,不但是臉部五官搭配好,搭配好是爹媽給的;人家笑起來俏,倆酒窩;倆眼睛不單大,而且?guī)瘢诎追置饔诸櫯紊?。這都是屬于人家自己的美死人不償命的氣質(zhì)了。前邊的幾句,即“手如”、“螓首”幾句,是靜態(tài)地寫美的形,“美目”這兩句,則是動態(tài)地寫,是寫魂兒,突出一個媚。美而媚,才是新娘子的美麗的全部。后兩句,就像仙人給一個泥人吹了一口氣,仙氣一吹,滿盤皆活了。所以,這一章的描繪,是《詩經(jīng)·國風》里的一個典范,工筆描寫。它與前面的《有女同車》就不一樣。
在此,讓我們多說幾句古代文學寫美人的方式方法吧。這首詩的筆法只是其中一派,實際上這種方法文學上并不是很常用。此詩若是沒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即寫“媚”的句子,這部分就難免顯得有點兒死板??傊?,語言不像演電影,有神采的演員,靠著自身的相貌和氣質(zhì),一出場,光彩照人,幾句有性格的道白,就能把觀眾給吸住。語言描寫,總有局限性,必須打比喻,可一打比喻,就要牽連其他,如詩篇這一章的柔荑呀、蝤蠐呀,牽牽連連的。所以,后來高明的詩人,喜歡走《有女同車》的路數(shù),不直接描,而是從旁大烘托。
例如漢代有一篇《陌上?!肥菍懨廊说摹T趺磳懩??說:“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绷_敷怎么樣?“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寫一個女孩子出來了,“日出東南隅”,這也是受了《詩經(jīng)》的影響。光華華的東方太陽出來了,照在一個高樓上,高樓住著個女孩子,自名叫羅敷?!傲_敷”什么意思?在古代是美女之稱。你看這女孩子多自信,上來以后就是“自名為羅敷”——我叫美女。這是喜劇的調(diào)調(diào)?。〗又f羅敷離開家去采桑。她走在路上了,長得怎么?只字不提。而是用另外的辦法寫羅敷之美。是這樣寫的:“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水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边@是描寫穿戴。頭上有倭墮髻,又叫墮馬髻。什么叫墮馬髻,顧名思義,就是人從馬上翻下來那一刻的樣態(tài)。在十幾年前吧,現(xiàn)代的大城市還流行這一種歪梳發(fā)辮的風尚,追求與墮馬髻一樣,倚斜之美。這其實在東漢就有了。據(jù)說東漢權(quán)臣梁冀的老婆叫孫壽,她搞出了當時風流全國的“四大發(fā)明”——墮馬髻、折腰步、啼妝、齲齒笑,這四大發(fā)明的流行,還被史家視為東漢要亡國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