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我的爸爸”這個題目總是寫不好

作文課 作者:尚愛蘭 著


七、“我的爸爸”這個題目總是寫不好

“我的爸爸”寫出來,遠不如“我的媽媽”感人:

“我的爸爸常常不在家;回到家,常常不做飯;吃飯的時候,常常發(fā)脾氣;不發(fā)脾氣的,又常常不說話;說話的,又常常很嚴厲……但是,爸爸很辛苦,因為忙著賺錢養(yǎng)家?!?/p>

如果說,母親是一家的精神領(lǐng)袖(對的,不是父親),那么父親是什么?經(jīng)濟支柱?

“我的爸爸十分高大,像一座山一樣。他非常能干,什么東西壞了,他都能修好。給他一輛車,他就能開得風(fēng)馳電掣;給他一個扳手,他就能撬動地球……”

父親高大而萬能(這往往不是真的),常常是因為孩子太小,有視野上的誤會?

“我的爸爸最會做飯,我放學(xué)回家,他端出一盤拿手的糖醋魚;爸爸脾氣好,從來不吼罵我,我做錯事情,他總是給我講道理;爸爸總是陪我成長:玩游戲、看電影、參觀游覽、登山釣魚、健身運動、各種各種……”

這樣的父親不是家里的“半個陌生人”,有的“代行母職”,比母親做得還好。不過,“慈父”一定比“嚴父”更有愛,更合格么?

“爸爸”這種生物,太復(fù)雜了。我?guī)в衅姷赜X得兒童其實寫不好父親。就連成人,甚至作家,理解父親的過程,也常??部蓝L。


我提議先看看動畫短片,看看別人是怎么表達的。

先看英國動畫短片《父與女》,看到女兒年老之后,還在尋找父親的影子,她躺在父親曾經(jīng)的小船上,好像童年躺在父親的臂彎里……看得很多孩子流眼淚。

還有韓國動畫短片The Father(《父親》),節(jié)奏非???,其中講述的父子關(guān)系更為復(fù)雜。孩子們看了兩遍才理解,理解之后,沉默了好一陣。

除了動畫短片,還看了有關(guān)父子關(guān)系的經(jīng)典電影,如《大魚》(5分鐘的劇情介紹版),我還印發(fā)了日本小學(xué)生的獲獎作文《我和爸爸的便當盒》。

這節(jié)課就成了探討父子關(guān)系、理解父子情感的一節(jié)課。我問:“你們發(fā)現(xiàn)這些經(jīng)典的共同之處是什么?”

銘銘說:“都很感人。”

依依說:“父親的愛不喜歡口頭表達出來?!?/p>

文文說:“他們的父親都死了?!?/p>

我一驚——文文確實有簡單而驚人的發(fā)現(xiàn)。那就是,我們什么時候才真正理解“父愛”。


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我們和父親的關(guān)系總是存在更多的矛盾和沖突。當我們開始理解父親的時候,他已經(jīng)老了;甚至,當我們自己做了父親(或母親),當父親離我們而去的時候,我們才真正地理解父親,才能把這些理解表達出來,并且表達得溫暖而有力量。

“我的爸爸”如果寫不好,我不建議勉強寫。必須要接受一點:不是每個家庭成員都必須要寫進作文的。有的家庭成員,需要用一生去理解,去讀懂,去書寫……甚至最終也沒有被講述出來,被書寫出來。但這并不是說,不被寫的,就不被愛。

劃重點:寫什么才是最最最重要的

我和學(xué)生花時間最多的討論,就是幫助他們找到“寫什么”,而不是“怎么寫”。

比如“我愛媽媽,媽媽愛我”這樣的話題,文文首先就想到寫“自己生病了,媽媽照顧我”,我立刻否決了:“寫這個的太多!”

他說:“那我寫媽媽生病了,我照顧媽媽?”我問:“真的嗎?”他說:“沒有?!蔽艺f:“沒有就別寫了,不要瞎編!”他說:“那我寫媽媽假裝生病了?”我說:“什么?”

他坐了足有半個小時,未動一個字。我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對,說:“剛才你說,媽媽假裝生病,是怎么回事?講來聽聽?!?/p>

他就講媽媽有一次看了電視劇,受到觸動,擔心自己生病了,兒子不管她,就學(xué)著電視劇的樣子生起病來。他怎么識破了,識破之后怎么照顧媽媽,對付媽媽,最后媽媽破涕為笑,母子其樂融融。

文文邊講邊樂,我聽了覺得是個好故事,很有意思,就鼓勵他寫出來,最好寫得像“演小品”一樣。他很快就寫成了,挺幽默的,還有懸念。這就是說,“小品劇本”的寫法已經(jīng)在他的寫作過程中了,他已經(jīng)會應(yīng)用“寫作技巧”了。

052

很多人卻認為“寫什么”根本不是問題,每個人最不缺的就是這個,每天都有不少事情發(fā)生,怎么可能沒什么東西可寫呢?他們希望老師多教教“寫作技巧”,增強“寫作才能”。

其實,找到“寫什么”,就是最最最最重要的寫作才能。

往往,找到“寫什么”的同時,“怎么寫”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