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不死君難
【題解】
齊莊公好色,看上了崔武子的妻子棠姜,于是跑到崔家與她私通。崔武子知道后,殺死了莊公。對此,深明大義的晏嬰表示,莊公不是為了社稷而死,所以不必為其殉死,也不必因他而逃亡。但晏嬰?yún)s冒著生命危險,趴在莊公尸身上大哭,以盡臣子對君王的哀悼之情。
【原文】
崔武子見棠姜而美之【1】,遂取之。莊公通焉,崔子弒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門外【2】,其人曰:“死乎?”曰:“獨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歸乎?”曰:“君死,安歸?君民者,豈以陵民【3】?社稷是主。臣君者,豈為其口實【4】?社稷是養(yǎng)。故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若為己死,而為己亡,非其私昵,誰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弒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將庸何歸?”
門啟而入,枕尸股而哭。興【5】,三踴而出【6】。人謂崔子:“必殺之?!贝拮釉唬骸懊裰?,舍之得民?!?/p>
【注釋】
【1】崔武子:即崔杼,齊國卿。棠姜:齊國大夫棠公的夫人,后嫁給崔杼?!?】晏子:即晏嬰,歷任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陵:凌駕?!?】口實:指俸祿。【5】興:站起來?!?】踴(yǒnɡ):跳。
【譯文】
崔武子見到棠姜,發(fā)現(xiàn)她很美,于是娶了她。齊莊公和棠姜私通,崔武子便殺死了莊公。
晏子不死君難
晏子站在崔氏的門外,他手下的人說:“要為國君殉難嗎?”晏子說:“是我一個人的國君嗎?我為什么要死?”他手下的人說:“打算逃出齊國嗎?”晏子說:“是我的罪過嗎?我為什么要逃走?”他手下的人說:“回去嗎?”晏子說:“國君死了,怎能回去?作為百姓的君主,豈可凌駕于百姓之上?要以國家為重啊。臣子侍奉國君,豈是為了他的俸祿?而是要供養(yǎng)國家。所以國君為國家而死,就跟著他去死;為國家而逃亡,就跟著他逃亡。如果是為自己而死,或是為了自己而逃亡,不是他自己寵愛親近的人,誰敢承擔責任?況且是擁有君主寵愛的人殺了他,我怎能為他去死?怎能為他而逃亡?又怎能回去呢?”
大門開了,晏子進去,枕在尸體的大腿上大哭,哭完站起來跳了三下才出去。有人對崔武子說:“一定要殺掉他?!贝尬渥诱f:“他是百姓所仰望的人,放了他,可以得民心?!?/p>
【寫作方法】
晏子的言辭貴在氣勢。當他的手下問他“死乎”、“行乎”、“歸乎”的時候,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以“死乎”、“行乎”、“歸乎”反問,以此表示自己不死、不亡、不歸的立場。晏子在闡發(fā)了君王應該為社稷而死的而不該遭此橫死的觀點后,又連續(xù)用了四個反問,立場堅定,富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