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錠與夾剪
偶然翻閱《紅樓夢資料》,看到二十多年前何心先生寫的《紅樓夢抉誤》,其中有一則說到第五十一回中,襲人不在家,晴雯生病,請了大夫來,看完病要付大夫馬錢時,寶玉、麝月二人都不知銀子的輕重。這樣寫似嫌過火,認為“麝月按月有月規(guī)錢可領,豈有不知銀錠大小之理”等等,這種疑問似乎有道理,實際是沒有道理的。這是因為時代隔閡,不了解當年用銀子作為貨幣時的困難情況的緣故。這幾句原文是這樣寫的:
二人來至襲人堆東西的屋內,開了螺甸柜子……下一槅卻有幾串錢。于是開了抽屜,才看見一個小笸籮內放著幾塊銀子,倒也有戥子。麝月便拿了一塊銀子,提起戥子來問寶玉:“哪是一兩的星兒?”寶玉笑道:“你問的我有趣兒,你倒成了是才來的了?!摈暝乱残α?,又要去問人。寶玉道:“揀那大的給他一塊就是了。又不做買賣,算這些做什么?”麝月聽了,便放下戥子,揀了一塊,掂了一掂,笑道:“這一塊只怕是一兩了!寧可多些好,別少了,叫那窮小子笑話:不說咱們不認得戥子,倒說咱們有心小氣似的?!蹦瞧抛诱驹陂T口笑道:“那是五兩的錠子夾了半個,這一塊至少還有二兩呢!這會子又沒夾剪,姑娘收了這塊,揀一塊小些的?!?/p>
這段文字全是對話白描,卻把人物的神態(tài)寫得非常生動,這是曹公的傳神之筆,當行之處,有目共睹,且不多談。這里只把“幾塊銀子”、“戥子”、“揀那大的”、“五兩的錠子”、“夾了半個”、“夾剪”等大體說明一下,明白了這些,才能理解和回答前面那個疑問。
讀仲芳氏《庚子記事》十月初七日記云:“香油每斤銀一錢四分,豬肉每斤銀一錢?!必队箶_錄》記云:“近日米價已漲至六兩七錢一包?!笨芍痪农柀柲?,即距今八十年前,北京還普遍用銀子作為貨幣,而今天對如何使用白銀已是很難想象的了。即在清代許多年間,雖然國家開支均以白銀計算,但白銀似乎一直未被明文規(guī)定為法幣。錢,千百年來一直是國家設有專門機構鑄造的。清代北京在東城石大人胡同有戶部的寶源局、北新橋有工部的寶泉局,都是鑄錢的,所以錢叫“制錢”。而各種銀子,大的一百兩、五十兩一個的大元寶,中的十兩、五兩一個的錠子,小的一兩一個的錁子,則不一定都是戶部澆鑄的,而大部分則是民間的爐房銀樓開爐澆鑄的。新澆鑄好的元寶、銀錠等,有固定形狀,謂之“出爐銀”,顏色很漂亮。清代晚年講究一種很漂亮的銀紅色料子,就叫“出爐銀”。新出爐的銀子,上面都有澆鑄的字號,如“隆盛”、“茂昌”之類。用銀子很不方便,不但因為重量的關系,攜帶起來不便利,即使用起來用整的、找零的,也非常不便利。如前面所引《庸擾錄》說的“米價已漲至六兩七錢一包”,你拿十兩銀子的一個大錠子去買一包米,米店要找還你三兩三錢銀子,這“兩”和“錢”都是重量,不像銀元或鈔票一樣,是“幣值”。既是重量,就都要用度量衡具量過,少數也有用天平的,但大多數都是用戥子。戥子的精確度到“分”為止,可以稱得幾兩、幾錢、幾分的重量。你拿十兩的銀錠買米,米店先要用戥子稱稱你的錠子是否足十兩,收你十兩要找還你三兩三錢,但店里并不是正好有三個一兩的小錁子,三塊一錢的碎銀子,不像用銀元、用鈔票那樣找零方便。這時米店有兩個辦法找零:一是很相信你,便收進這十兩銀子,從銀柜中找一小塊小銀子稱好重量找給你,當然不可能正好三兩三,可能三兩一、三兩二或不足三兩等等。下余尾數,按當天白銀與制錢的兌換率折錢找給你。這第一個辦法已是十分麻煩的了,但還是比較方便的,而且是相信你的辦法。
如果不大相信你,或店里沒有零碎銀子,便把你這個十兩的大錠,拿到柜臺里面,用一種特殊的工具,根據大小需要,一夾為二。先看看里面有沒有“灌鉛”(就是假銀錠,外面包銀,中心是鉛),再把兩塊分別稱過。當然不可能一塊正好六兩七,一塊正好三兩三,輕重必然有些出入,相差之數,再折錢補足。這個夾元寶、銀錠的工具就叫“夾剪”。
婆子說:“那是五兩的錠子夾了半個,這一塊至少還有二兩呢!這會子又沒夾剪?!彼妇褪沁@個。自然怡紅院中是不預備夾剪的,況且即使有夾剪,怡紅院中也沒有能夠使用夾剪的人才。夾剪不是好用的工具,一般要在銀樓、錢莊、爐房、金店、當鋪等銀錢業(yè)及大鋪子里做過學徒、專門用慣夾剪的人才能使用。一般錢鋪所用夾剪是一把剪口很短、剪柄很長很粗的大剪刀,一面的柄固定釘在一個大木案子上,另一長柄可張可合。夾剪銀錠時,用左手拿銀錠放在剪刀口上,右手扶剪柄,斜著欠身用屁股猛然向剪柄上一坐,便把銀錠一剪為二了。白銀雖然不是很硬的金屬,但用夾剪切割,單用手勁,壓力有時還不夠,而且很費力氣。所以要靠欠身一坐,用全身的重量猛地一壓,才能解決問題。銀塊不大、而且往往又是不規(guī)則形的,剪時用力很猛容易打滑,弄不好銀塊未剪開,倒要把手剪傷,或者人從夾剪柄上滑下來,摔一跤。因此使用夾剪是不容易的,全靠一股巧勁,平時未經訓練,不掌握竅門,縱然有夾剪,也是不會使用的。所以說怡紅院中不但沒有夾剪,即使有,襲人等人也肯定是不會使用的。這雖然像說笑話,卻是實情。
那時各個公家的衙門,各大商店,總之凡是大宗銀錢經常出入的單位,都要備有夾剪,掌銀錢出入的司庫人員,一定都會使用夾剪?!都t樓夢》中榮、寧二府的賬房中,銀庫上自然是有夾剪的,那些使用夾剪的人,則只能是吳新登、錢華等人手下的伙計們了。至于現(xiàn)在的人,如果對他說當年使用銀子時,銀錠要用夾剪剪開等等,他可能以為好像剪布一樣,那真是不可思議的事。具體而真實地理解前人的生活細節(jié),的確是不容易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