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動黨史工作前進的科學指南

孫英文集(上、下) 作者:孫英 著


推動黨史工作前進的科學指南

(二零零一年九月十七日)

江澤民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簡稱《講話》),思想深刻,內涵豐富,意義重大。《講話》站在時代的高度,準確把握中國歷史發(fā)展和社會前進的脈搏,全面總結了黨的八十年光輝歷程和基本經驗,系統(tǒng)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深刻回答了新形勢下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一步闡明了黨在新世紀的歷史任務和奮斗目標,是馬克思主義重要的綱領性文獻,是推動黨史工作前進的科學指南。

一、《講話》深刻揭示了黨的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科學地預見了新世紀的光明前景

江澤民同志的講話從黨成立前后兩個八十年的鮮明對比開篇,以兩個一百年的回顧展望收筆,有深厚的歷史感,有強烈的時代感?!吨v話》從對近代中國社會矛盾運動的把握入手,對兩個不同的八十年歷史加以對比,由此展現(xiàn)了前一個八十年中國人民前仆后繼、英勇奮斗的歷史軌跡和后一個八十年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波瀾壯闊、奮勇前進的輝煌歷程,深刻揭示了中國近代以來的三大歷史必然性。

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救亡圖存成為中國人民生死攸關的大事。為扶大廈之將傾,拯斯民于水火,相繼爆發(fā)了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運動、義和團運動和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所有這一切,雖然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但都未能解決中華民族的危亡問題,都沒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在此關鍵時刻,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五四運動使中國社會最先進的階級——工人階級開始獨立地登上社會政治舞臺,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這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必然性。

黨誕生以后,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經過艱難曲折的探索,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獨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克服了“左”、右傾錯誤,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新中國,使瀕臨危亡的中華民族實現(xiàn)了獨立,處于饑寒交迫、水深火熱的中國人民得到了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國家,成功地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在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東方大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fā)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這是黨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帶領全國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

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新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成功開創(chuàng)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依據新的實踐確立了黨的基本綱領,開創(chuàng)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紀。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xiàn)出更加光明的前景。在世界社會主義發(fā)生嚴重曲折、國內外風云急劇變幻的局面中,我們黨砥柱中流、巋然不動。這是黨在新時期領導改革開放、堅定不移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

江澤民同志的講話通過回顧黨的歷史向人們昭示:中國共產黨在歷史發(fā)展的每一個關鍵時刻,都能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歷史發(fā)展的前進方向,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zhàn)勝各種艱難險阻,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勝利。歷史進入二十一世紀,黨也一定能夠完成繼續(xù)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fā)展的三大歷史任務;一定能夠領導中國人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譜寫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新的光輝篇章,創(chuàng)造新世紀的輝煌。這是江澤民同志對歷史與現(xiàn)實發(fā)展規(guī)律的深刻把握,是對未來的科學預見和展望,給人以教育,給人以鼓舞,給人以信心。

二、九項業(yè)績說明黨的偉大,三條經驗是黨的寶貴財富

江澤民同志的重要講話,將黨的奮斗業(yè)績概括為九個方面。這九項業(yè)績的概括有兩個特點:一是縱向線索與橫向輻射交叉,縱橫結合。前三項業(yè)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xiàn)的三大歷史轉變,即黨領導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xiàn)了中國歷史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開創(chuàng)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辟了正確的道路。后六項分別從政治、經濟、文化、民族、軍隊、外交等方面展開,這六項業(yè)績都是在三大歷史轉變過程中實現(xiàn)的。二是對九項業(yè)績的概括言簡意賅,內容全面豐富,寓意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艱苦奮斗的光輝歷程同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內在的、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展現(xiàn)了黨領導中國人民團結奮斗、根本改變中國命運的歷史圖景,生動鮮活、實實在在地闡明了我們黨八十年來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建立的豐功偉績,令人信服,讓人振奮。這九項業(yè)績說明,只有中國共產黨能夠拯救中國、發(fā)展中國、富強中國。八十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但這八十年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是中國發(fā)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八十年,是實現(xiàn)歷史性進步和飛躍的八十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的面貌就煥然一新。這就是中國人民從歷史發(fā)展中得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結論。

八十年來,我們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長期奮斗的歷史中,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經驗?!吨v話》將其精辟地概括為三點重要啟示。這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科學真理,是我們黨八十年奮斗創(chuàng)造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繼續(xù)前進的偉大動力。

第一,黨的八十年歷史充分證明,只有馬克思主義而沒有任何別的主義能夠解決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而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實際相結合,什么時候結合得好,黨的事業(yè)就健康發(fā)展、順利前進;什么時候沒有結合或結合得不好,黨的事業(yè)就受到挫折。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一切成就,都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實際相結合而產生的偉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指引的結果。這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統(tǒng)一。這是一條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成功之路。堅持這一條,在新的世紀里,無論我們會遇到怎樣的困難與挑戰(zhàn),怎樣的風險與曲折,怎樣的驚濤與駭浪,我們黨領導人民所進行的偉大事業(yè)都會立于不敗之地。

第二,民為國之本,國依民而存。我們黨是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中產生、發(fā)展和壯大起來的。在執(zhí)掌全國政權和實行改革開放后,我們黨有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條件,也增加了脫離群眾的危險。如何有效地防止這種危險,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直接關系著黨和國家的盛衰存亡。由此可見,我們黨作為長期執(zhí)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對于“必須始終緊緊依靠人民群眾,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前進的不竭力量”這一歷史基本經驗,一定要永遠深刻記牢,永遠堅定不移地實踐。這一重要的歷史啟示,對我們黨具有根本性的意義。

第三,從黨的八十年的歷史可以看到,黨的建設是黨的事業(yè)取得勝利的法寶。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每一步發(fā)展和每一個勝利,都是同黨的建設密不可分的。江澤民同志既把必須始終自覺地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戰(zhàn)斗力,永葆黨的生機和活力總結為我們黨歷史的一條基本經驗,同時又對新時期“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重大課題進行了戰(zhàn)略思考,作出了科學的回答。把二者聯(lián)系起來理解,就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這一條歷史的基本經驗,對我們執(zhí)政黨所具有的極端重要性。

江澤民同志從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和站在時代要求的高度,深刻地指出:“我們黨要繼續(xù)站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勝利前進,歸結起來,就是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sup>“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對時代要求的正確回答,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堅持和發(fā)展,為我們深化對歷史的科學認識,正確把握時代要求,推動歷史不斷前進,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

三、《講話》對黨史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江澤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講話,以史論理,精辟透徹,對黨的光輝歷史、偉大業(yè)績及基本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本身就是一部高度濃縮了的黨史,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黨史文獻,是我們黨史工作的科學指南。

第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黨史工作的重要指導理論。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站在時代前列、與時俱進的先進理論,在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不斷發(fā)展、不斷前進、不斷豐富。同樣,這些思想理論對黨史工作的指導也是不斷發(fā)展、不斷豐富的。江澤民同志“七一”重要講話闡述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標志著我們黨對黨的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執(zhí)政黨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水平,是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的新成果,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豐富和發(fā)展?!叭齻€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加強與改進黨的建設的偉大綱領,也為新時期黨史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是我們黨史工作者開啟黨史寶藏的一把金鑰匙,它必將指導和推動黨史工作向更廣闊、更深刻的領域發(fā)展,必將開創(chuàng)黨史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講話》為黨史工作者樹立了光輝的典范?!吨v話》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科學地認識歷史、正確地把握現(xiàn)實與未來。歷史、現(xiàn)實及未來總是緊密相連的?!吨v話》對中國近代歷史及黨的八十年歷史的回顧總結,是為了認清當前的方位和未來的航向,以便準確地把握現(xiàn)實,科學地預測未來。它向我們揭示了這樣的客觀真理:通過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光輝歷史,可以信心百倍地堅信,黨一定能帶領中國人民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吨v話》正是從對歷史的真理性認識出發(fā),高瞻遠矚地洞察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以寬廣的視角考察了新世紀中國的發(fā)展前景及其在國際上的地位和應履行的義務,把握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宣告中國“將繼續(xù)同各國人民一道,為建設一個持久和平與普遍繁榮的世界而努力”,“共同推進歷史的車輪向著光明的目標前進”。這充分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政治家和戰(zhàn)略家的遠見卓識。

第三,《講話》為黨史研究開辟了廣闊的道路?!吨v話》以宏觀的歷史視角、強烈的時代意識、深邃的理論內涵、嚴密的邏輯思維,為黨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指導性的馬克思主義方法論。首先,《講話》從近代中國的社會矛盾運動和人民斗爭深入發(fā)展兩個基本方面的相互作用,揭示了歷史總是會不斷開辟前進道路的基本動力和規(guī)律。盡管時代不同、歷史的內在要求不同,但從不同的歷史狀況出發(fā),正確地分析社會矛盾運動和人民的偉大實踐,卻是我們科學地認識歷史、揭示歷史的本質和規(guī)律的根本所在。其次,《講話》指出,人民總是從歷史實踐的比較中,不斷尋找、揭示和發(fā)展指導自己前進的真理。這就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新高度,啟示我們對歷史的真理性認識,必須到歷史實踐中去求索,從歷史的全面比較中去鑒別?!吨v話》用黨成立前后兩個八十年歷史的對比,揭示了中國近代以來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用兩個世紀的比較勾畫出新世紀中國的宏偉藍圖,說明中國社會制度發(fā)生的歷史巨變,中國人民地位的天壤之別。這樣的對比歷史跨度大,時空感鮮明,說明問題深透?!吨v話》還有很多方面都具有方法論的重要意義,我們要進一步學習研究。例如以黨成立只有五十幾名黨員發(fā)展到現(xiàn)在六千四百萬黨員的數(shù)字計量法,說明黨的事業(yè)蓬勃發(fā)展,黨的建設成就輝煌?!吨v話》以縱橫結合的形式,提綱挈領地概括出黨在八十年中創(chuàng)造的九條輝煌業(yè)績,說明黨對國家和民族作出的巨大貢獻?!吨v話》上溯五千年中華民族文明史,前瞻新千年、新世紀的光明前景,立足中國,面向世界,體現(xiàn)了涉及古今中外、立意高遠的科學方法。

江澤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講話賦予我們黨史工作者以十分重要而艱巨的任務。我們應當認真學習領會和全面貫徹落實《講話》精神,將其自覺地運用到黨史工作中去,把黨史工作與全黨全國的工作大局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與加強革命傳統(tǒng)教育結合起來,與探索世界政黨興衰成敗結合起來,把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時期的歷史經驗研究好、總結好,用黨的歷史教育人、啟迪人、警示人,充分發(fā)揮黨史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1. 這是作者學習江澤民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發(fā)表的重要講話的體會文章,2001年11月17日在《光明日報》發(fā)表,收入本書時做了校改。
  2. 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二零零一年七月一日),見《江澤民文選》,第3卷,271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同上書,272頁。
  4. 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二零零一年七月一日),見《江澤民文選》,第3卷,298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 同上書,297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