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籟蒼?!P于藝術的言說

侘寂的魂影 作者:海上


人籟蒼茫

——關于藝術的言說

在我所知的藝術世界內,繪畫藝術一直牽動我的神經末梢。在活了五十多年的生命歷程中,我所結識的朋友,畫家占的比例最大。我突然發(fā)覺中國畫家如此之多,令我窒息。

直覺告訴我,做一個成功的畫家是多么不容易,做一個有獨立創(chuàng)造意識的畫家絕不容易,做一個有文化底蘊和思想的繪畫藝術家更不容易。

好的繪畫作品讓我看到或感悟到所知世界之外的未知世界。這就是我喜歡鑒賞繪畫藝術品的最大理由。這一點也特別告知我,凡是讓我感知未知世界的作品,至少有成為藝術品的基本元素。

對人類而言,未知世界大于已知世界。如此才使人類生存在天地之間,樂此不疲地追索著什么。未知的世界首先勾引起我詩意的想象……

在我不可企及的未知世界里,藝術家早一步提前抵達它的邊緣,甚至闖入它的境界。這更是我對畫家尊敬的理由。

我常常認為,繪畫藝術家表達世界觀及宇宙觀要遠比詩人、文學家直接得多,他們對宇宙的傳神描述證明他們生命中的視覺系統(tǒng)的發(fā)達。

我一直重復思考著一些老掉牙的問題,譬如“超越性”問題。

我們經常在高談闊論時說,藝術是超越一切的。當然這“一切”包括了時代、政治、世俗價值觀以及當下的審美系統(tǒng)。而我們真的超越過么?另外,超越了的作品是如何鑒別出來的?

再譬如,當地繪畫藝術界的話語權究竟在學院,還是在民間?

還有,畫家對自身的修為問題。我真的發(fā)現(xiàn),許多畫家和文壇上許多詩人、作家一樣缺乏文化且沒有獨立的思想。他們都在依附社會價值觀大體系下的評判原則,向這個價值取向急切地靠攏。

于是,他們所謂的自由精神正在萎縮。

畫畫真的不需要文化功底嗎?我的回答絕對是否定的。

有的畫家一聽我談文化就煩躁,他們不愿意再去追蹤文化的根脈。別企圖說服他們,因為他們也有一大堆不要文化修為的理由。有例子可以說明,從“八五美術新潮”以來,有不少沒有文化的畫家現(xiàn)今已經是國家級、世界級的知名人物了,而且賣畫賣到了一定的身價。

“成功”的畫家開始制造自己的“行活”,誘惑了心智不健全的小畫家們。

躋身“賣畫”的行列難道是功成名就的唯一標準?

我的答案也是否定的。

繪畫事業(yè)是神圣的,前面我說過:好的繪畫作品可以引領人類從已知世界進入未知世界,但是如果把繪畫和生存捆綁在一起,就神圣不起來了。

藝術,永遠有兩難的境地。生存,二律背反地折磨一個畫家的思維神經。

于是不同層面的畫家有了不同層面的人生表現(xiàn)。

而且我們總會要求畫家們能把持自己,在嚴酷的生存環(huán)境中不迷失自己。

在這里仍然也有我們所認知的精神世界和不可知的內心世界。我們僅僅能粗略地猜出他們的抑郁或苦楚,但猜不到他們會往什么方向走。

同樣的艱難會走出不同的藝術人生。

許多迷惑中的畫家既不想扔掉已擁有的可憐的一點點題材和語言,又很難重建新一輪的有高度而大氣的想象空間。歸根結底,還是文化含量不足。

人,一旦擁有了什么,就是什么在拖累他,使這種擁有成為一種負荷及累贅。一個畫家要走完一生,但在整個過程中曾停留過多少次腳步,就因為他以為自己可以坐擁一方功名了,或者他被已有的“成就”封閉。自我囹圄是許多藝術家的自戀現(xiàn)象,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倍增他的“偏執(zhí)”。

赫拉克利特說:“偏執(zhí)是一種神圣的疾病?!蹦鞘轻槍舛ㄉ耖e的思想者而言,當看清了你追求的和你自身的功力,你才有資格為個人的信仰而持守。于是當外界懷疑你時,你的偏執(zhí)護佑著你的“神圣”,這種偏執(zhí)就是神圣的臨床表現(xiàn)。

你的信仰就是你一個人的“宗教”,你用你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力去“祭祀”。

我們最終會擁有什么呢?

我們最令人欣慰的只有人生而已。當你走完一生,這一生所留下的種種痕跡就是“所有”。而畫家一生畫出的畫卷——這樣的痕跡是真正的痕跡——它表達了一個畫家內心所想象的世界(當然那些沒有創(chuàng)意的畫匠們另當別論)。

畫家仍然是我等閑人所敬重的人物。我說過,好的繪畫作品引領我們進入未知世界……從精神生命角度說,使我們在未知世界中領悟現(xiàn)世世界中所感受不到的東西。

人的生命和宇宙賦予的生命維度同時散發(fā)能量,我們的生命構系中是肉身的物化生命和內心深處的靈性生命,還有物化與靈性之間通融的精神生命。這是宇宙的自然力量,給予生命的個體能量。

畫家更能體悟這三維生命組構的激情,畫家有著藝術表現(xiàn)的原動力也正由此發(fā)出。畫家和一般人所不同的也正是生命全幅全景式的思索。

三維生命的并置感受使畫家比一般人更多地產生想象力,更多地發(fā)現(xiàn)著想象中的(未知世界)場景(畫面)。畫家的語言直抵那個神奇的未知世界。

簡而言之,沒有這種傳神的語言就不是個好畫家,也就是說這是不具備創(chuàng)造能力的畫者。

在今天這個物欲社會里,畫家容易走失,最終找不回自己的原因是受到了極大的物欲的誘惑。

行尸走肉,落魄潦倒的文人、藝術家在這個現(xiàn)世世界里不是很少,而是太多了。他們被靈性拋棄在自己的殘骸上,等待腐爛……

真正有良知的畫家不會走到那一步,因為良知讓你持握自己的生命根蒂。貧困或艱難也不會改變你進入想象思考的狀態(tài),你仍然會帶給人類一個新的神奇。你以傳神的描述,表達出生命中的絢麗。

我永遠相信這一點,所以我更看好磨難中的好畫家。

即使你什么也不擁有,你的靈魂擁有你這個“神器”,在你的“神器”中裝有良知、裝有夢想、裝有信仰。

和畫家們在一起,我會精力倍增,停止衰老。因為我喜歡在現(xiàn)實世界和未知世界的出入口,進進出出地感悟全幅生命。

不是經常有人問,藝術有什么用嗎。

告訴提問的傻瓜:藝術對生命有極大能效,藝術協(xié)助人類去親歷生命場景。

雕蟲小技或卑瑣、小氣的繪畫符號(語言)是無力完成對壯麗的生靈海洋所呈現(xiàn)的繽紛進行傳神的抒情或描述的。美術史的資訊告訴我們,我們用了最大比例的時間在重復著市儈式的創(chuàng)作。而這些創(chuàng)作的主要用途只是供社會上層人物玩賞,同時也作為社會知識階層中儒雅的技能。

于是中國傳統(tǒng)文人畫自然而然形成了。

令人欣慰的是,當文人畫如此儒雅而孱弱地流行時,中國的廟宇里卻出現(xiàn)了有宇宙意識的宗教繪畫。這種頗有意味的現(xiàn)象在中國文化史、美術史演示著。我們忽略了對它的審視。

同一種文化基因在信仰的強弱差異中,產生了不一樣的效果,我們今天有幸地保存了包括敦煌壁畫在內的中國最具人文、宗教意義的,展示宇宙天地人間和人類萬物的神性的杰作,這些遺產足夠證明,中國有超越時代歷史的偉大的傳世繪畫神品!

中國有傲立于世界美術之林的繪畫傳統(tǒng)。

如果我們僅僅將文人畫視作繪畫藝術的正宗傳承,不能完整說明中國文化中的筆墨精神;忽略使我們的批判力找不到準星。為此,我們已經犯下了在傳承的使命中不該犯下的錯,即將反叛文人畫傳統(tǒng)的批評焦點作為整個繪畫史受辱的理由。

當代美術思潮掀起的一股全盤否定中國繪畫藝術的惡風,確實推動了一場繪畫藝術的“革命”,可惜這種革命仍是繼“五四”以后,再一次向西方文明獻媚的運動,導致后來把畫賣給西方人作為被西方承認的唯一標準。

而另一方面,中國的水墨繪畫卻在一批學院派的陳腐的研究中,一直在沿襲文人畫的套路,越走越沒出路?!鞍宋迕佬g新潮”后,水墨被實驗得光怪陸離,也是借用了西方的審美理念,只是用中國式的載體。于是,實驗水墨也似乎走到了死胡同,離中國筆墨神韻越來越遠。

自從中國國學斷脈、扔棄后,中國人已經在實用主義的功利欲望中學會了切割,把藝術和文脈切開了。沒有文化的藝評家涌現(xiàn)在主流話語場,他們幾乎用瞎說討好一批畫家,用沉默無視一些人,因為他們官方的職稱和飯碗。

“功名”這張彩票已經變成了一張網,將瘋狂的人們一網打盡。

該是正本清源的時候了。

中國文化從晚清以來,就面臨日甚一日的內憂外患。隨著西方文化的節(jié)節(jié)逼近取勝,救亡圖存的吶喊、辜鴻銘的長辮、王國維的沉湖,其中的悲劇意識只是在少數被稱作“復古”的舊知識分子那里得到認取,他們在艱難而落寞地辨析復興民族文化的可能性。

梁啟超先生曾倡議:“中國要強盛,非得要來個文藝復興運動不可。”可惜應者寥寥無幾。他也試圖復興墨家的精神——獨立、勇武、博愛和平民主義,而這種努力也只得到極其有限的呼應。

近百年來,“復興中國文化”的情結一直攪得有抱負的、有血性的中國文化傳人心神不寧。近代中國文化復興先驅其創(chuàng)造性的精神成果惠及港臺及東南亞地區(qū)的社會發(fā)展和文化進步。

本著復興中國文化的最基本的民族道義,以期完善梳理中國文化的全幅生命,盛世中國已經到了徹底恢復文化元氣的時代了。

只有中國文化的復原,才能帶來文藝的復興。

文藝復興的向往并不是復古,并不是回到古代的藝術思想圈中,而是接續(xù)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的人文勇氣與人的崇尚精神。

深切的人文關懷,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重要理念。中國人追求的自然哲思,就是為了人類詩意地棲居于大地之上,就是為了讓生活在大地上的子民認知天、地、人之間的自然關系。在這種切實的認知基礎上,民眾將得以安居樂業(yè),建設家園,忠孝邦國。

古老文明的中國人就是通過自身的力量(感悟與智慧的能量)和自然萬物比較中生存了幾千年。贏得了創(chuàng)造性的生活方式、生命尊嚴和生存自由。

開啟中國文化及藝術精神的神話傳說,已經具備了各種藝術領域的基本元素。從盤古開天地起始,女媧補天,伏羲和女媧作為中國人的始祖,直至神農、大禹以及戰(zhàn)國時期的詩騷,每一個文化進程,無不表達出中國人以神性冥想的詩學精神(文化精神的內核體系)。

這些藝術領域,包括音樂、繪畫(其中漢字書法)、武藝以及古典舞姿。概括一句,都是一種畫面的場景。這就需要除文字之外的繪圖記載。

畫家的使命已然與文本有關了,而且成為史學檔案,所以畫家的一筆一畫都代表了一種可超越時代的理想。

文化史是人類的文明史,人類為了超越蒙昧和野蠻,以最大的人文自然觀詮釋了天、地、人的自然關系,從而與萬物一起邁向自由王國。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足跡,已然證明了人類是天地之間的管轄者和大巫師、大祭司。自由人類所開創(chuàng)的萬物競自由的思路足以解析宇宙大生命場的進化規(guī)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