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鐘聲:中國文學的原型批評(修訂本)》是運用原型批評方法闡述中國文化與文學象征意蘊的學術專著。原型是一部凝縮和積淀了的人類歷史和文化歷史,原型批評是一種“精神的考古”。歷史雖然消逝得無影無蹤,但人類認識世界和感覺世界的特殊符號——象征,卻用最簡潔的形式貯存著人類驚心動魄的歷史。原型批評因此被稱為真正有國際意義的文學批評。從原型批評出發(fā),作者認為中國文學潛藏著豐富而生動的原始意象。[易)之“象”與《詩》之“興”是中國哲學和藝術對原型的古老詮釋,以興象為代表的原型系統(tǒng)普遍存在于古典文化中。《晚唐鐘聲:中國文學的原型批評(修訂本)》選取了富有蘊藉的月亮、黃昏、雨、鐘聲、森林、門、船、燈燭、石頭等古典意象,闡述純藝術形式的深刻原始意義,描述中國文化的精神發(fā)展歷史。作者大量運用文獻、民俗、考古、語言學等學術手段,力圖在廣闊的文化背景下,開拓中國文學研究的新視野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