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六五 北大感舊錄十一

知堂回想錄 作者:周作人


一六五 北大感舊錄十一

以下是我所寫的《玄同紀念》的文章,原名“最后的十七日”,登在燕京大學的月刊上,因為里邊所記是民國廿八年(一九三九)一月一日至十七日的事情,玄同就在十七日去世的。一日上午我被刺客所襲擊,左腹中一槍,而奇跡的并未受傷,這案雖未破獲,卻知道是日本軍部的主使,確無疑問,這事到講到的時候再說。玄同本來是血壓高,且有點神經(jīng)過敏,因此受刺激以致發(fā)病,還有湊巧的一件事,他向來并不相信命運,恰于一年前偶然在舊書里發(fā)見有一張批好的“八字”。這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的東西,大約總還是好多年前叫人批了好玩的吧,他自己也已忘記了,在這上邊批到五十二歲便止,而他那時候正是五十二歲,因為他是清光緒丁亥(一八八七)年生的,雖然他并不迷信,可是這可能在他心理上造成一個黑影。

“玄同于一月十七日去世,于今百日矣。此百日中,不曉得有過多少次,想要寫一篇小文給他作紀念,但是每次總是沉吟一回,又復中止。我覺得這無從下筆。第一,因為我認識玄同很久,從光緒戊申在民報社相見以來,至今已是三十二年,這其間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要挑選一兩點來講,極是困難,——要寫只好寫長編,想到就寫,將來再整理,但這是長期的工作,現(xiàn)在我還沒有這余裕。第二,因為我自己暫時不想說話?!稏|山談苑》記倪元鎮(zhèn)為張士信所窘辱,絕口不言,或問之,元鎮(zhèn)曰,一說便俗。這件事我向來很是佩服,在現(xiàn)今無論關(guān)于公私的事有所聲說,都不免于俗,雖是講玄同也總要說到我自己,不是我所愿意的事,所以有好幾回拿起筆來,結(jié)果還是放下。但是,現(xiàn)在又決心來寫,只以玄同最后的十幾天為限,不多講別的事,至于說話人本來是我,好歹沒有法子,那也只好不管了。

廿八年一月三日,玄同的大世兄秉雄來訪,帶來玄同的一封信,其文曰:

‘知翁:元日之晚,召詒坌息來告,謂兄忽遇狙,但幸無恙,駭異之至,竟夕不寧。昨至丘道,悉鏗詒炳揚諸公均已次第奉訪,兄仍從容坐談,稍慰。晚鐵公來詳談,更為明了,唯無公情形迄未知悉,但祝其日趨平復也。事出意外,且聞前日奔波甚劇,想日來必感疲乏,愿多休息,且本平日寧靜樂天之胸襟加意排解攝衛(wèi)!弟自己是一個浮躁不安的人,乃以此語奉勸,豈不自量而可笑,然實由衷之言,非勸慰泛語也。旬日以來,雪凍路滑,弟懔履冰之戒,只好家居,憚于出門,丘道亦只去過兩三次,且迂道黃城根,因怕走柏油路也。故尚須遲日拜訪,但時向奉訪者探詢尊況。頃雄將走訪,故草此紙。?闇白。廿八,一,三。’

這里需要說明的只有幾個名詞。丘道即是孔德學校的代稱,玄同在那里有兩間房子,安放書籍兼住宿,近兩年覺得身體不好,住在家里,但每日總還去那邊,有時坐上小半日。?闇是其晚年別號之一。去年冬天曾以一紙寄示,上鈐好些印文,都是新刻的,有肄?,觚叟,?庵居士,逸谷老人,憶菰翁等。這大都是從疑古二字變化來,如逸谷只取其同音,但有些也兼含意義,如觚?本同是一字,此處用為小學家的表征,菰乃是吳興地名,此則有敬鄉(xiāng)之意存焉。玄同又自號鮑山疒叟,據(jù)說鮑山亦在吳興,與金蓋山相近,先代墳墓皆在其地云。曾托張樾丞刻印,有信見告云:

‘昨以三孔子贈張老丞,蒙他見賜疒叟二字,書體似頗不惡,蓋頗像百衲本第一種宋黃善夫本《史記》也。唯看上一字,似應云,像人高踞床闌干之顛,豈不異歟!老兄評之以為何如?’此信原本無標點,印文用六朝字體,疒字左下部分稍右移居畫下之中,故云然,此蓋即鮑山疒叟之省文。

十日下午玄同來訪,在苦雨齋西屋坐談,未幾又有客至,玄同遂避入鄰室,旋從旁門走出自去。至十六日得來信,系十五日付郵者,其文曰:

‘起孟道兄:今日上午十一時得手示,即至丘道交與四老爺,而祖公即于十二時電四公,于是下午他們(四與安)和它們(“九通”)共計坐了四輛洋車,給這書點交給祖公了。此事總算告一段落矣。日前拜訪,未盡欲言,即挾《文選》而走,此《文選》疑是唐人所寫,如不然,則此君橅唐可謂工夫甚深矣?!芯吭菏降淖髌饭逃X無意思,但鄙意老兄近數(shù)年來之作風頗覺可愛,即所謂“文抄”是也?!皟和保ú挥浀媚翘炷阏f的底下兩個字了,故以虛線號表之)也太狹(此字不妥),我以為“似尚宜”用“社會風俗”等類的字面(但此四字更不妥,而可以意會,蓋即數(shù)年來大作那類性質(zhì)的文章,——愈說愈說不明白了),先生其有意乎?……旬日之內(nèi)尚擬拜訪面罄,但窗外風聲呼呼,明日似又將雪矣,泥滑滑泥,行不得也哥哥,則或?qū)⒀悠谝?。無公病狀如何,有起色否?甚念。弟師黃再拜。廿八,一,十四,燈下?!?

這封信的封面寫‘鮑緘’,署名師黃則是小時候的名字,黃即是黃山谷。所云“九通”,乃是李守常先生的遺書,其后人窘迫求售,我與玄同給他們設法賣去,四祖諸公都是幫忙搬運過付的人。這件事說起來話長,又有許多感慨,總之在這時候告一段落,是很好的事。信中間略去兩節(jié),覺得很是可惜,因為這里講到我和他自己的關(guān)于生計的私事,雖然很有價值有意思,卻也就不能發(fā)表。只有關(guān)于《文選》,或者須稍有說明。這是一個長卷,系影印古寫本的一卷《文選》,有友人以此見贈,十日玄同來時便又轉(zhuǎn)送給他了。

我接到這信之后即發(fā)了一封回信去,但是玄同就沒有看到。十七日晚得錢太太電話,云玄同于下午六時得病,現(xiàn)在德國醫(yī)院。九時頃我往醫(yī)院去看,在門內(nèi)廊下遇見稻孫少鏗令揚炳華諸君,知道情形已是絕望,再看病人形勢刻刻危迫,看護婦之倉皇與醫(yī)師之緊張,又引起十年前若子死時的情景,乃于九點三刻左右出院徑歸,至次晨打電話問少鏗,則玄同于十時半頃已長逝矣。我因行動不能自由,十九日大殮以及二十三日出殯時均不克參與,只于二十一日同內(nèi)人到錢宅一致吊唁,并送去挽聯(lián)一副,系我自己所寫,其詞曰:

戲語竟成真,何日得見道山記。

同游今散盡,無人共話小川町。

這副挽聯(lián)上本來撰有小注,臨時卻沒有寫上去。上聯(lián)注云,‘前屢傳君歸道山,曾戲語之曰,道山何在,無人能說,君既曾游,大可作記以示來者。君歿之前二日有信來,覆信中又復提及,唯寄到時君已不及見矣?!侣?lián)注云,‘余識君在戊申歲,其時尚號德潛,共從太炎先生聽講《說文解字》,每星期日集新小川町民報社。同學中龔寶銓朱宗萊家樹人均先歿,朱希祖許壽裳現(xiàn)在川陜,留北平者唯余與玄同而已。每來談常及爾時出入民報社之人物,竊有開天遺事之感,今并此絕響矣?!炻?lián)共作四副,此系最后之一,取其尚不離題,若太深切便病晦或偏,不能用也。

關(guān)于玄同的思想與性情有所論述,這不是容易的事,現(xiàn)在也還沒有心情來做這種難工作,我只簡單的一說在聽到兇信后所得的感想。我覺得這是對于我的一個大損失。玄同的文章與言論平??慈ニ坪躅H是偏激,其實他是平正通達不過的人。近幾年來和他商量孔德學校的事情,他總最能得要領(lǐng),理解其中的曲折,尋出一條解決的途徑,他常詼諧的稱為‘貼水膏藥’,但在我實在覺得是極難得的一種品格,平時不覺得,到了不在之后方才感覺可惜,卻是來不及了,這是真的可惜。老朋友中玄同和我見面時候最多,講話也極不拘束而且多游戲,但他實在是我的畏友。浮泛的勸誡與嘲諷雖然用意不同,一樣的沒有什么用處。玄同平常不務苛求,有所忠告必以諒察為本,務為受者利益計算,亦不泛泛徒為高論,我最覺得可感,雖或未能悉用,而重違其意,恒自警惕,總期勿太使他失望也。今玄同往矣,恐遂無復有能規(guī)誡我者。這里我只是少講私人的關(guān)系,深愧不能對于故人的品格學問有所表揚,但是我于此破了二年來不說話的戒,寫下這一篇文章,在我未始不是一個大的決意,姑以是為故友紀念可也。民國廿八年,四月廿八日?!?

這里須要補說一句,那部李先生的遺書“九通”,是賣給當時的北京女子師范大學的,所謂祖君就是學校的秘書趙祖欣氏,現(xiàn)在還在北京,雖然在勝利后學校仍然歸并于師范大學,可是圖書館里的書大概是仍然存在的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