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北平地方,歷代在這里建都,是整千年來的政治中心點。凡是要做官的人,要想發(fā)展,總得到北平來活動活動。至于原住在北平的人,更不用提,十家倒有九家和官字兒發(fā)生關系。做官的人,是掙錢不賣力的,辦事以外,尋樂兒的時候有的是。所以北平人說:人生在世,吃一點,喝一點,樂一點,老三點兒。因為北平人的人生觀,是老三點兒,由需要有了供給,花天酒地,聲色歌舞之場,甲于華北。而且尋樂兒的,多一半是做政治生活的,往往多社會趣談,風流佳話,都做了政治背景,所以北平的繁華世界,和別處城市不同,往大說一點,和內(nèi)政外交,國家安危,都有密切的關系,要證明這一件事,都也不難,只問一問賣花的快嘴劉,便能知道。這快嘴劉是北平廣安門外豐臺鎮(zhèn)的人。
說起豐臺鎮(zhèn),這是到華北的人,首先要知道的一個好地方。在前清時候,鐵路未通,交通不便,那里就成了很有名的市鎮(zhèn),因為它那地方,周圍有十幾里地的面積,全是花圃,專種春夏秋冬四季的花草盆景,送到北平城里去賣,最出名的是芍藥,一種就是幾頃田。在前清時候三四月里,芍藥爛開,北平城里的人坐著騾車,帶著酒食,特意到豐臺去賞花。
春風陌上,鞭絲帽影,卻也不減現(xiàn)在中央公園北海公園這一番熱鬧。到了后來鐵路成功,京漢京綏京津三條路,把豐臺當做聯(lián)絡點,就越發(fā)地熱鬧起來。種花的人,借著鐵路便利,把花還運到天津去賣,所以豐臺花業(yè),也就格外振興。
吃這項飯的人,由前清到現(xiàn)在,并不見得減少,快嘴劉他就祖孫三代,以此為業(yè),不過他自己的園地很小,不能種整頃的花,只是隨時湊些零碎盆景,自己挑到北平去賣。有一年夏天,正是時局變化之后,北平關了幾天的城門,快嘴劉不能進城,預備著幾盆很好的千葉石榴,和早開的珊瑚晚香玉,打算送到一家大宅門兒去賣的,現(xiàn)在都開得有八成光景了,真是可惜。
好容易開城的消息,傳到了豐臺,次日一早,趁著東方剛發(fā)亮,便把花來收拾好了,滿滿地挑著一擔,趁著太陽沒有出土,天氣涼快,就趕快進城來。他這半年以來都是向西四大街鐵宅送花,那家家主是個將軍,住的房子是舊貝勒府,里面地方很大,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收買鮮花,管園子的花兒匠老李,和快嘴劉是老朋友,價錢給得挺多,所以快嘴劉進了城,一直就奔西四牌樓。
走到鐵宅門口,不覺大吃一驚,原來那兩扇朱漆大紅門,緊緊地閉住,門外一道綠漆鐵柵欄,也完全關起來了。這柵欄里,原來站著五個衛(wèi)兵,四個人拿著步槍,一個人掛著盒子炮,今天也忽然不見了??熳靹滋鞗]有進錢,打算一進城,就撈個一塊兩塊?,F(xiàn)在一看這種情形,這鐵將軍許是搬了家了。把擔子歇在大門口,發(fā)了一會兒呆。因為這里斜對門有一家小理發(fā)館,便一掀簾子進去,笑道:“掌柜的,辛苦。我這兒和您打聽一件事。”
這理發(fā)館里,只有一個掌柜的,一個伙計,正閑著沒事,伙計手上捧著一張一尺來見方的群強報,在那里看啞巴老媽的京話小說?;镉嬆钜痪?,掌柜的聽一句。當時看見有人進門以為主顧到了,臉上一轉(zhuǎn)笑容,“您來啦”三個字剛要出口,見人家先道上了辛苦,這不是買賣,就向快嘴劉白瞪四只眼。伙計問道:“什么事?”
快嘴劉道:“這對門鐵家,約了我送花來的,現(xiàn)在忽然關上門了,怎么回事?”
伙計道:“他還在北平待著嗎?那就別想要腦袋了。你不知道嗎?他的軍隊打敗了,他逃走了。”
快嘴劉道:“不是說他有十幾萬兵嗎?里面還有鬼子兵呢!怎么著?全打敗了。”
伙計道:“鬼子兵怎么著?咱們……”
正說到這里,理發(fā)的進來了?;镉嬌锨皬埩_生意,快嘴劉只得道了一聲勞駕退了出去。他問不到個究竟,也沒法子去找老李,就只好挑著花擔子,滿街吆喚著賣。這個時候,北平城里,秩序剛剛恢復,住家的人家,當先買油鹽柴米,誰會來買花。因是快嘴劉在西北城轉(zhuǎn)了半天,還沒有開張,看看太陽,已經(jīng)升到頭頂上。自己還是天亮的時候,在家里吃了半斤冷鍋餅進城的,現(xiàn)在肚子里大鬧饑荒,又沒有錢買吃的,心里是非常焦急。
走來走去,走到一大家宅門兒門口,那門口有一條一丈多寬的臺階,一列長著五棵大槐樹?;睒涫a底下,歇著一挑賣豆汁的擔子,快嘴劉在身上一掏,還有一個大子兒,就把擔子歇下,買了一個大子兒豆汁兒,坐在臺階上喝。豆汁兒喝到一半,忽然有一個人說道:“這一擔花都很新鮮,是誰的?”
快嘴劉看時,一個穿綢長衫的人,繞著花擔子,觀了又看,快嘴劉放下豆汁碗,連說道:“先生您買花?是我的。你瞧這四盆千葉石榴,真好,留下吧!”
那人便問道:“要多少錢哩?”
快嘴劉一聽他是南方口音,便道:“先生您要留下這四盆,好辦,您就給三塊六毛錢。一盆花,合不到一塊錢,賤不賤?”
那人聽說,正要還價,門里頭又走出一個人,連忙說道:“李先生,李先生,你別聽他說,北平賣花的,謊頂大。”
快嘴劉看時卻是一個聽差的模樣。他道:“大哥,這是我講的價錢,你看值多少錢,您就給多少錢。”
那聽差道:“這四盆花你要多少錢?”
快嘴劉用手輕輕地托著花朵,說道:“你瞧,這花起多大的蕾子。這上頭骨朵兒有的是,包管能開兩個月。我說四盆在一處算。只要三塊六毛錢,這不算多吧!”
那聽差道:“三塊六毛錢,三毛六分錢,差不多。”
快嘴劉道:“你就還三毛六分錢,我亦不能嫌少,可是我們也不能說十倍的謊。”
那聽差道:“你要賣的話,干脆給你一毛錢一盆。”
那李先生是個初到北平來的人,哪里知道北平的事,覺得聽差這價還得太少了,未免有些不好意思,轉(zhuǎn)身就要進去??熳靹⑷碌溃?ldquo;先生,先生,我還讓您一個價錢,您給兩塊五毛錢怎么樣?”
那聽差說道:“別廢話了,你以為我們這買花,是買古董呢。”
快嘴劉道:“好,我再讓您一個價錢,您給五毛錢一盆,怎么樣?”
李先生復轉(zhuǎn)回身來,笑道:“你這人做生意,是不大老實。不過五分鐘的工夫,你自己就快落下一半的價錢。你們說的價錢,誰敢還相信?”
快嘴劉笑道:“先生,賣花的人,就這么一回事。您這兒老買花,還有什么不知道?我現(xiàn)在干干脆脆,只要一塊二毛錢,貪您下回一個主顧,您瞧怎么著?”
李先生原不知道花的價錢,因為他落價落得太厲害了,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他的話,便笑著只搖了一搖頭??熳靹⒌溃?ldquo;我再湊乎您一點,您給兩毛錢一盆吧。”
聽差道:“你說了半天,四盆花,給你五毛錢得了。”
快嘴劉道:“大哥,我越湊乎你越要便宜,我不賣了。”
說畢,挑起擔子就跑了。約摸走有幾家門首,腳步慢下來。又走了幾步,索性停止了,好像想著什么似的,于是趕快回頭,挑了過來說道:“我還沒吃飯,湊乎幾個錢,買一頓窩窩頭吃。好,我賣給你了。”
于是將擔子歇下,將花一陣風似地拿了下來。說道:“先生,放那兒搬了去吧。”
說時俯著身軀,就捧著花盆要向大門里送。李先生笑道:“我向來聽見人說,北平人做生意,又和氣,又老實,據(jù)賣花的看起來,情形大不相同。”
快嘴劉聽了這句話,試不住不來申辯。于是放下花盆,站起來,伸著兩手就像托了什么東西似的。向上一托,又向下一放,笑道:“先生,你別怪我說謊,北平賣花的,向來就是朦市??墒菚I花的主顧,知道是這么一回事,謊也是白謊。有些買花的,早上不要,到了下午,老遠聽見賣花的一吆喚,就向大門口兒一站。賣花的來了,因話答話地問著價錢,一塊錢的花,五毛錢準可買下來。”
李先生道:“那是什么道理?”
快嘴劉道:“這話我一說,您就明白了。我們都是豐臺人,老遠地挑了來,不能老遠地又挑了回去。到了下午,我們要出城回家,給錢就賣。反正花是不要多大本錢的,就賣的是人工。到了下午,撈一個是一個,不比白來一趟強嗎?先生明天您試一試,您瞧我這話準靈。”
李先生笑道:“你這人說話,倒也老實。”
快嘴劉道:“嘿!我就叫快嘴劉嘛。”
李先生一面說話,一面引他把花搬進來。
快嘴劉轉(zhuǎn)進重門,只見一個太湖石大假山,迎面而起,上面掛著許多爬壁虎牽牛花。轉(zhuǎn)過假山,一片大院子,中間隔著卍字走廊。院子里的草,長著有一尺來深,草里擺著許多盆景,只有大半截花干兒在外面,花盆子都被草掩著看不見了。草里的小螞蚱兒,映著日光,在草頭上飛起飛落。東犄角上一個葡萄架,也就東倒西歪,不成個樣子,葡萄藤兒,拖著整堆的葉子,大半截躺在草里。葡萄架過去,有一個月亮門。老遠地望去,門里頭綠蔭蔭的,大概里面院子,也是栽滿了樹木。快嘴劉一面搬花,一面說道:“喝!好大個院子。這要拾落好了,什么花都好栽著。先生,你們這兒,好大宅門,也不要一個人拾落院子嗎?”
李先生笑道:“聽你的口氣,你很想在我們這里,當這個差事嗎?”
快嘴劉笑道:“可不是?您這兒的大院子,沒有一個人收拾收拾,怪可惜的。”
李先生笑道:“我們這里是書局,不是大宅門,你不要看錯了。不過我們的經(jīng)理,倒很想找一個花兒匠。據(jù)他說,花兒匠是最會弄錢的。看你賣花這樣說謊,你這人做事,靠得住嗎?”
快嘴劉把花已搬完,這時他屈了一條腿,伸起光胳膊,給李先生請了一個安。笑道:“我就伺候您這兒吧。我不能說不弄錢,不弄錢,出來干什么的來了?不過我弄錢,決不能比別人多。您要是肯用我,您就望后瞧。”
李先生還沒有答他的話,他們這書局子里的王經(jīng)理,正好由月亮門里出來,笑道:“你這個賣花的,說話倒也老實,你找得到鋪保嗎?”
快嘴劉見這人是一個白胖子,穿了一件灰色的綢長衫,鼻子上架上黑色的大框圓眼鏡,嘴上略略有些短胡子。他嘴里銜著一截黃色煙卷,比大拇指還粗,背著兩只手,順著走廊緩緩踱了過來??熳靹⒁幌耄@大概是這里的闊人,走上前又請了一個安。笑道:“老爺,那是一定,凡事都講一個規(guī)矩,沒有鋪保那還成嗎?”
王經(jīng)理道:“好,就是這樣說,你明天來,先在這里試工三天。你若還是這樣老實,我就用你。”
快嘴劉聽說,喜之不勝,接了花錢,很高興地回家去了。
那王經(jīng)理笑著對李先生道:“我搬到這里來就是喜歡花木和大院子,正要找個花兒匠,恰好就碰著一個。大概是賣花的人,在大公館里當了花兒匠,猶之乎你們當編輯先生的人,盼到自己當了書局的經(jīng)理一樣,你想,他這不是很高興的嗎?”
李先生也笑道:“我要當了經(jīng)理,一定首先用一個花兒匠,這叫推己及人哩。”
王經(jīng)理道:“這一所院子收拾好了,草里還有個噴水池。也給它放出水來,下一次我們的聚餐會,就可以在院子里舉行了。我倒有一件事,忘記告訴你,這次聚餐會,要新加入一個朋友,從前是漁陽道尹,現(xiàn)在是牛督辦駐京辦公處處長。”
李先生笑道:“我們會里,官僚日多,反失以文會友的原旨了。”
王經(jīng)理道:“不,他雖是一個官僚,倒不失書生本色,他就預備在我們書局里投資一萬元,將來也許是我們一個同志呢。這位道尹姓周,明天就要來拜會我,我可以先介紹介紹。”
李先生道:“我就沒有聽見王先生說,認識過這樣一個周道尹,大概也是新交吧?”
王經(jīng)理道:“也是在一個宴會上會到他的,明天他是初次來拜會我。”
李先生笑道:“多認識幾個官僚也好,將來不干筆墨生涯的時候,還可以做官去,依然是可以有飯吃。”
王經(jīng)理笑道:“認識官的目的,就是這樣嗎?”
李先生覺得自己言重些,也就一笑而罷,心里想著,拒絕不見倒不好,明天借個原因,先躲開一下吧。
到了次日,李先生吃了早點,正想借事出門,便踱到院子里來,心里不住打主意。只見那快嘴劉,已經(jīng)上工,拿了一把小彎刀,在院子里割草。李先生還未開言,他先說道:“李先生,我早來了。這兒王經(jīng)理很不錯,許下了十塊錢一月的工錢,再加上零錢,一個月也就撈個十五六元兒。這事要干個三年五載下去,下半輩子,也就不愁什么了。”
李先生笑道:“你這人做事倒實心,頭一天上工,就想干個三年五載,你想,你準能干這些年月嗎?”
快嘴劉道:“少掙錢多賣力,我想總差不多。”
李先生點點頭。因為自己要出去,且不和他說話,找了帽子戴上,剛要出大門,只見一輛敞篷馬車,駕著一匹高大的紫騮馬,飛也似地奔上前來。馬車前面,另外有四個穿灰色軍衣的人,兩個人背著大砍刀,兩個人掛著盒子炮,做兩列排著跑來開道。到了大門口,便都停住,馬車前面,早跳下一個車夫,一躍上前,扣住了馬韁繩,把車停住。車上坐著一個五十來歲的老頭子,一把長胡子,拖到胸脯面前。頭上戴的巴拿馬草帽子,恭恭正正,罩得前后一樣。身上穿一件團龍起花藍紗長袍,套著玄色團花馬褂。手上拿了一把團扇,似搖不搖的,將胡子扇著一閃一動。李先生想不出這是誰?且向后退了回去,站在走廊上,看他是什么人?不大一會工夫,門房早拿著名片進來,連說:“周處長來了。”
李先生這才明白,這就是王經(jīng)理所說的那個周道尹了。名片一送進去,王經(jīng)理就跟著出來,表示歡迎。這時,三四個武裝護從,簇擁著周道尹進門。周道尹捧著手上那柄團扇,遙遙地便向王經(jīng)理作揖。王經(jīng)理迎上前來,也是捧拳作揖,周道尹笑道:“不然我就早來了,我剛要來拜訪,府里來了電話,只得進府去。其實也并沒有什么大不了得的事,因為府里每日是由鄭州帶幾條黃河鯉魚來的。有時候總統(tǒng)忘了吩咐上廚房做魚,他們也就不敢動手。只積了一個禮拜下來,多上許多條魚,總統(tǒng)忽然大發(fā)仁慈,念起我們這些老僚屬起來,今天大開魚宴,約了許多僚屬在府里吃魚,我也是被請者之一。因為我有幾根胡子,所以把我請在總統(tǒng)一桌上吃。我是把魚吃完了,立刻就來,怕讓你老兄老等。總統(tǒng)還笑著說:‘周老頭兒精神不錯,你看多么忙?’”
王經(jīng)理笑道:“這叫能者多勞。”
周道尹笑道:“能者我是不敢說,不過牛督辦全權(quán)派我在北平辦事,府里出,院里進,尤其是財交兩部,為著車輛和軍餉的事,幾乎每日要去一趟,勞可也能說是勞了。”
周道尹正說得有勁,那在院子里割草的快嘴劉,忽然走上前,對周道尹笑道:“周師傅,您好哇。”
大家一見快嘴劉這樣稱呼,都為之一怔,周道尹對快嘴劉臉上看了一看。王經(jīng)理道:“你不要認錯了人,這是周處長周道尹,你還不走開。”
快嘴劉道:“王先生,我怎么會認錯啦!我們村子東頭,有個清風觀,周師傅從前就在那里待著。我們有時候到廟里玩兒,就常和他見面啦!不信,您問問周師傅,我們那兒前前后后,誰不知周老道呢?”
周道尹聽了這話。一張老臉,由黃變紅,由紅變紫,手上拿那把團扇,直扇著胡子,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周道尹身后有一個武護從,見這個樣,走上前來,給快嘴劉大腿上,就是一皮靴尖??熳靹?ldquo;哎喲”一聲,就向地下一蹲。周道尹借了這一個原故,也發(fā)起怒來,說道:“我是好意來拜訪,怎么當面把我羞辱起來?走,我們走。”
說畢,抽身便走,那鼻子里還呼呼地出氣。王經(jīng)理也覺不大好意思,只得一路跟著,送出大門口。那周道尹頭也不回,坐上馬車,依然是風馳電掣地走了。王經(jīng)理一想,這周處長是牛督辦的親信,無緣無故,把他得罪了,總怕他報復,而且人家拂袖而去,自己也覺難堪。這一腔怨氣,不由得全發(fā)在快嘴劉身上,便將他痛罵了一頓,把他辭去??熳靹⒌溃?ldquo;不干就不干,那沒關系。您要說我不該和他認朋友,這事我有些不服。他當老道的時候就有朋友,做了官的時候就沒有朋友嗎?我今天上了大半天的工,飯也沒撈到一餐,我不能走。”
王經(jīng)理實在氣極了,憤憤地進辦事房去了。這位李先生怕他又要生事,便給了他一天的工錢,讓他走去??熳靹⒉荒芤欢ㄒ谶@里做工,只得走了。
過了兩天,李先生在街上遇見他,只見他形容憔悴,低著頭在路邊上走。李先生一見,叫了他一聲。快嘴劉一抬頭,苦笑道:“李先生,你還認識我,我很后悔了。我在家里出來的時候,對家里說明,有了好事?,F(xiàn)在回去,我拿什么臉見人呢?我倒是想到天津去找一個朋友,無奈一個盤纏也沒有。”
說話時,兩只眼睛,只望著李先生的臉。李先生道:“你要多少錢呢?”
快嘴劉道:“我還搭火車嗎?我就是走道去了,有個塊兒八毛的,也就對付著能到。”
李先生聽說,便在身上掏了兩塊錢給他,說道:“我也有過這種日子,知道找不到事走不動的苦。我們認識一場,我覺你這人爽快,幫你一個忙吧,不過自此以后,你要謹慎才好。”
那快嘴劉接了錢,竟趴在地下磕了一個頭,千恩萬謝而去。
光陰易過,不覺又是五年。這李先生因為受一家書局里的托付,要撰一部近代詩集,便搬到西直門外,十里橋邊,一家味冰寺里來住,意思要靜心撰述。這里有兩個和尚,一個已經(jīng)上五臺山朝佛去了,只剩一個粗和尚看守廟宇。李先生住在廟里,對這個粗和尚,好像很認識,只是想不起來,在哪里見過面。那粗和尚卻含著笑容,老叫李先生,這里另外住的有幾個避暑的,據(jù)他們說這粗和尚是一個有根基的人。他丟了軍官不做,突然到這小廟里出家來,這也算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李先生聽了這話,更是疑惑。便問道:“大師傅,我們好像在什么地方會過,你記得起來嗎?”
和尚笑道:“我怎樣記不起來?還多謝給我兩塊錢呢。”
李先生陡然想起來了,他便是快嘴劉,便問他何以出了家?和尚笑道:“我不但出了家,還做過官,帶過兵,發(fā)過財呢。你要問我這話,我一時也說不清?,F(xiàn)在有人新作了一部小說,記著北平城許許多多事情。我的一段小歷史,也載上面,你一看就明白了。這作書的人,也就住在小廟里,作完了以后,就擺脫了紅塵,把這一部書,交與老和尚,請他賣到書局里去,得來的錢就送給老和尚。老和尚說要錢無用,沒有賣去,因為這書里有我的事,他朝山之前,又交給我了。我上萬家私都丟了,哪要賣書的錢。當年蒙先生送我兩塊錢,我要報答總找不著你,現(xiàn)在就送給你吧。您是書局子里的人,正用得著它,也不算謝你,請你和作書的人結(jié)一層緣吧。”
說畢,當時就在佛龕下把書稿尋出來,交給李先生。李先生拿去一看,哦!原來如此,便在書前題了四句詩道:
眼前富貴原如夢,戲里干戈莫當真,
說與勞人渾不信,老僧便是過來人。
大家要知道這書上說些什么?書的正文里,說得清清楚楚,請看正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