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言
儒者之學明體適用之學也欲為明禮適用之學須讀明體適用之書未有不讀明體適用之書而可以明體適用者也珥生也鄙幼梏制舉長逐風塵于風云月露之外茫不知學問為何事戊申夏獲見盩厔李先生始知學問之實始悔從前荏苒積習虛度半生自是痛自淬礪一惟先生之傳是體是遵茲先生東游太華因便過珥竊喜如狂遂館先生于家塾晨夕參究因獲聞所未聞郡人士亦聞風爭造咸質所疑先生隨資開發(fā)諄懇不倦其接人有數(shù)等中年以后惟教以返觀默識潛心性命中年以前則殷殷以明體適用為言大約謂明體而不適用失之腐適用而不明體失之霸腐與霸非所以言學也珥因請明體適用當讀之宜先生遂慨然告語珥謹載筆而臚列之用以自勖并為同臭味者勖旹康熙八年己酉十月十四日午時也
敦庵張珥謹識
體用全學
明體類
象山集
先生在宋儒中橫發(fā)直指一洗諸儒之陋議論剴爽令人當下心豁目明簡易直捷孟氏之后僅見今其書具有然學者第讀其年譜語錄及書答可也
陽明集
象山雖云單傳直指然于本體猶引而不發(fā)至先生始拈致良知三字以泄千載不傳之秘一言之下令人洞徹本面愚夫愚婦咸可循之以入道此萬世功也其書如年譜傳習錄尊經(jīng)閣記博約說諸序及答人論學尺牘句句痛快字字感發(fā)當視如食飲裘葛規(guī)矩準繩可也
龍溪集
集凡二十卷皆發(fā)明良知之蘊宏暢精透闡發(fā)無余可謂前無往古后無來今后有作者不可尚矣然讀之亦須挈其要如往來寧國水西諸會語及書答每日當讀一過以豁心目若夫記序等作未免時有出入姑闕之
近溪集
近溪先生之學肫懇篤摯日精日進可謂大而化矣真近代第一了手人也其集發(fā)明經(jīng)書要旨處娓娓千言捐去世儒蹊徑初學讀之驟難契入姑閱陶石簣所纂要語可也
慈湖集
慈湖楊敬仲之學直挈心宗大悟一十八遍小悟無數(shù)在宋儒中可謂杰出人多以近禪訾之先生之學豈真禪耶明眼人當自辨之
白沙集
白沙之學以自然為宗去耳目支離之用全虛圓不測之神見之詞翰從容清真可以觀其養(yǎng)矣出辭氣遠鄙倍其先生之謂乎讀其集令人心融神怡如坐春風中氣質不學為之默化
右數(shù)書明體中之明體也
二程全書
二程中興吾道其功不在禹下其書訂于朱子之手最為精密此孔孟正派也
朱子語類大全
訂偏厘弊折衷百氏巨細精粗無一或遺集諸儒之大成為萬世之宗師讀其書味其學誠格物窮理之權衡也第卷凡百余初學驟難遍覽先讀錄要然后漸及可也
朱子文集大全
溫醇典雅議論精密而奏議數(shù)十篇尤見天德王道之學吳康齋集
康齋資本中庸用功刻苦其所著日錄專以戒怒懲忿消磨氣習為言最切于學者日用
薛敬軒讀書錄
讀書錄效橫渠讀書之法隨得隨錄而成切近精純篤實輝光之學也無論知學者不忍釋手即絕不信學者覽之未有不肅然?斂鞭辟近里者也
胡敬齋集
先生學重躬行以敬而入言論篤樸粹乎無瑕初學所當服膺也
羅整庵困知記
辨吾儒異端真似是非之分不遺余力衛(wèi)道之嚴足見良工苦心
呂涇野語錄
當嘉隆間天下言學者不歸王則歸湛其末流之弊高者言無知慧者言歸寂守程朱之說卓然不變者在南惟整庵在北惟先生而已先生生平不為宏闊高遠之論其言布帛菽粟其文藹若穆若有德者之言風味自別共二十七卷馮恭定修之畢侍御表之學者不可不置之案頭此外如二程張朱抄釋亦時有精到之語要在覽者之善擇也
馮少墟集
先生與曹真予鄒南皋焦弱侯高景逸楊復所同時開堂會講領袖斯文然諸老醇厚者乏通慧穎悟者雜竺干惟先生嚴毅中正一遵程朱家法集凡二十二卷如辨學錄發(fā)明儒佛之分疑思錄剖晰四書之蘊講學說做人說序記書牘咸足以堅學人之志定末流之趨凡人賤近而貴遠言及于先生未免東家丘視之可慨也
右明體中之功夫也
自象山以至慈湖之書闡明心性和盤傾出熟讀之則可以洞斯道之大源夫然后日閱程朱諸錄及康齋敬軒等集以盡下學之功收攝保任由工夫以合本體由現(xiàn)在以全源頭下學上達內(nèi)外本未一以貫之始成實際
鄒東郭集王心齋集錢緒山集薛中離集
耿天臺集呂氏呻吟語辛復元集魏莊渠集
周海門集
以上諸集純駁相間舍短取長以備參考
適用類
大學衍義
真文忠公取經(jīng)史要語勒成斯編誠吾人修已治人之蓍蔡治天下國家之律令格式也本之則治違之則亂然止于修身齊家而止其意以為人君茍能修身齊家國與天下之治由斯而推之耳
衍義補
丘文莊公集古今經(jīng)制之要而斷以己意其申治也詳其危亂也確事事足法言言可行精研熟玩因時損益有志經(jīng)國執(zhí)此以往可也
文獻通考
江西馬貴與著元儒也當元持義不輕出折衷于古今朝典以成此書上至天官輿地以及禮樂兵農(nóng)漕屯選舉歷數(shù)士卒典籍無不條晰
呂氏實政錄
寧陵呂新吾先生著此老卓識諳練經(jīng)濟實學也在世儒中最為適用實政錄皆其所經(jīng)歷者學人無志于當世則已茍有志于用世則此書必不可一日無
衡門芹經(jīng)世石畫
辛復元修中有確論可備采擇
經(jīng)世挈要
屯田水利鹽政以及國計選將練兵車制火攻無不挈其要
武備志
凡八十冊古今戰(zhàn)陳機關備萃此書視登壇必究加詳而孫子吳子暨紀效新書練兵事實尤為兵學之要
經(jīng)世之法莫難于用兵俄頃之間勝敗分焉非可以漫嘗試也今學者無志于當世固無論矣即有志當世往往于兵機多不致意以為兵非儒者所事然則武侯之偉略陽明之武功非耶學者于此茍能深討細究而有得焉則異日當機應變作用必有可觀
經(jīng)世八編
凡二十套惟馮應京實用編鄧元錫函史下編可備參考其余勿覽
資治通鑒綱目大全
凡二十套乃格物之淵藪興亡治亂之成案也宜恒玩之論其世以熟吾之識
大明會典
明已亡矣典則在也雖時異世殊然朝政之所開故事之所詳學者安可不知
歷代名臣奏議
學人貴識時務奏議皆識一時之務者也當熟玩之以為奏記之助
右自衍義以至奏議等書皆適用之書也噫道不虛談學貴實效學而不足以閑物成務康濟時艱真擁衾之婦女耳亦可羞已
律令
律令最為知今之要而今之學者至有終其身未之聞者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終無術夫豈無謂而云然乎農(nóng)政全書水利全書泰西水法地理險要
以上數(shù)種咸經(jīng)濟所關宜一一潛心然讀書易變通難趙括能讀父書究竟何補實際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識時務者在于俊杰夫豈古板書生所能辦乎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