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墳書
山墳
天皇伏羲氏
連山易
崇山君 君臣相 君民官 君物長 君陰后
君陽師 君兵將 君象首
伏山臣 臣君侯 臣民土 臣物龜 臣陰子
臣陽父 臣兵卒 臣象股
列山民 民君食 民臣力 民物貨 民陰妻
民陽夫 民兵器 民象體
兼山物 物君金 物臣木 物民土 物陰水
物陽火 物兵執(zhí) 物象春
潛山陰 陰君土 陰臣野 陰民鬼 陰物獸
陰陽樂 陰兵妖 陰象冬
連山陽 陽君天 陽臣干 陽民神 yang物禽
陽陰禮 陽兵譴 陽象夏
藏山兵 兵君帥 兵臣佐 兵民軍 兵物材
兵陰謀 兵陽陣 兵象秋
疊山象 象君日 象臣月 象民星 象物云
象陰夜 象陽晝 象兵【闕】
地墳
人皇神農(nóng)氏
歸藏易
天氣歸 歸藏定位 歸生魂 歸動乘舟
歸長兄 歸育造物 歸止居域 歸殺降
地氣藏 藏歸交 藏生卯 藏動鼠
藏長姊 藏育化物 藏止重門 藏殺盜
木氣生 生歸孕 生藏害 生動勲陽
生長元胎 生育澤 生止性 生殺相尅
風(fēng)氣動 動歸乘軒 動藏受種 動生機
動長風(fēng) 動育源 動止戒 動殺虐
火氣長 長歸從師 長藏從夫 長生志
長動麗 長育違道 長止平 長殺順性
水氣育 育歸流 育藏?! ∮鷲?/p>
育動漁 育長苗 育止養(yǎng) 育殺傗
山氣止 止歸約 止藏淵 止生貌
止動濟 止長植物 止育潤 止殺寛宥
金氣殺 殺歸尸 殺藏墓 殺生無忍
殺動干戈 殺長戰(zhàn) 殺育無傷 殺止動
形墳
地皇軒轅氏
乾坤易
干形天 地天降氣 日天中道 月天夜明山天曲上 川天曲下 云天成陰 氣天習(xí)?
坤形地 天地圓丘 日地圜宮 月地斜曲山地險徑 川地廣平 云地高林 氣地下濕
陽形日 天日昭明 地日景隨 月日從朔山日沈西 川日流光 云日蔽霠 氣日昬蔀
陰形月 天月淫 地月伏輝 日月代明山月升騰 川月東浮 云月藏宮 氣月防陰
土形山 天山岳 地山磐石 日山危峰月山斜巔 川山島 云山岫 氣山巖
水形川 天川漢 地川河 日川湖
月川曲池 山川澗 云川溪 氣川泉
雨形云 天云祥 地云黃霙 日云赤曇月云素雯 山云疊峰 川云流 氣云散彩
風(fēng)形氣 天氣垂氤 地氣騰氳 日氣晝圍月氣夜圓 山氣籠煙 川氣浮光 云氣流霞
易飛候【京房】
鼠舞國門厥咎亡鼠舞于庭厥咎誅死
四方常有大云五色具其下賢人隱靑云潤澤蔽日在西北為舉賢良
正月有偃月必有嘉王
凡日食背于晦朔不于晦朔食者名曰薄主人民有災(zāi)患也
視四方常有靑云主豐
云在西南為舉士
春冬干王不周風(fēng)用事人君當(dāng)興邊兵治城郭行刑斷獄訟繕宮殿
何以知圣人隱也風(fēng)淸明其來長乆不動搖物此有龍德在下也
凡候雨以晦朔?望云漢四塞者皆當(dāng)雨如斗牛彘當(dāng)雨暴有異云如水牛不三日大雨黑云如群羊奔如飛鳥五日必雨云如浮舡皆雨北斗獨有云不五日大雨四望見靑白云名曰天寒之云雨征蒼黑云細(xì)如杼軸蔽日月五日必雨云如兩人提鼓持桴皆為暴雨太平之時十日一雨凡歲三十六雨此休征時若之應(yīng)有云大如車蓋十余此陽火之氣必暑有暍者
易洞林【闕名】
郭璞避難至新息有人以茱萸令璞射之璞曰子如小鈴含?珠構(gòu)支言之是茱萸
太子洗馬荀子冀家中以龍銅魁作食歘鳴李尤羮魁銘曰羊羮不徧駟馬長驅(qū)
丞相從事中郎王文英家枕自作聲
曲阿令趙元瞻兒字虎舒從吾學(xué)卜自求蓍作卦見吾有盛艾小陵龜欲得之不與語之曰當(dāng)作卦相為致此物合自來復(fù)數(shù)曰果有一龜入廏虎舒后見吾言偶有一物試可占之若得當(dāng)再拜輸一好角弓即便作卦曰案卦之是為龜虎舒奉弓起再拜
郭璞為左尉周恭卜云君墮馬傷頭尉后乘馬行黃昏坂下有犢車觸馬馬驚頭打石上流血殆死
日為流珠靑龍之俱
東夷之人以牛骨占事呈示吉兇無往不中牛非含智之物骨有若此之効
趙朔善占卦氣客有卜田者得履之四朔曰子歸笠有逸豚已而果然
易稽覽圖【闕名】
太平時陰陽和風(fēng)雨咸同海內(nèi)不偏地有險易故風(fēng)有遲疾雖太平之政猶有不能均同也唯平均乃不鳴條降陰為雨降陰之雨潤而不破塊
夏至后三十日極溫夏至景風(fēng)至蟬始鳴螳蜋生夏至之后三十日極熱
冬至之后三十日極寒
陰陽和合為電輝輝也其光長
日春行東方靑道曰東陸
夏日月行東南赤道曰南陸
天有十二分以日月之所?也
日者陽德之母也
天地開辟五緯各在其方至伏羲氏乃合故歴以為元陰宅以日竒陽宅以月耦陰宅先內(nèi)男子當(dāng)令竒陽宅內(nèi)女子當(dāng)令耦乃吉陰宅內(nèi)男子三人陽宅內(nèi)女子二人
易川靈圖【闕名】
帝者天號也德配天地不私公位稱之曰帝天子者繼天治物改正一統(tǒng)各得其宜父天母地以養(yǎng)生人至尊之號也大君者君人之盛也
靈蓍四十九莖下有千歲守之
宓犧作易無書以畫事
黃氣抱日輔臣納忠德至于天日抱戴
吐珠于澤誰能不含
至德之萌日月若連璧
至德之萌五星若貫珠
圣人受命瑞應(yīng)先于河瑞應(yīng)之至圣人殺龍龍不可殺皆感氣君子得眾人之助瑞應(yīng)先見于陸瑞應(yīng)之至君子發(fā)蛇蛇不如龍陸不如河
蠶陽者火火惡水故食不飲桑者土之液木生火故蠶以三月葉類防精合相食
建曰始五際而八節(jié)通卯酉之際為革政午亥之際為革命
陽氣出于東北入于西北發(fā)于孟春畢于孟冬
易通卦驗【闕名】
震東方也立春春分日靑氣出直震此正氣也氣出右物半死氣出左蛟龍出震氣不出則歲中少雷萬物不實人民疾熱
離南方也夏至日中赤氣出直離此正氣也氣出右萬物半死氣出左赤地千里
遂皇始出握機矩表計實其刻白蒼牙通靈昌之成孔演命明道經(jīng)羲作易仲命德紀(jì)衡周文增通八八之節(jié)轉(zhuǎn)序三百八十四爻以系王命之瑞故正其本而萬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人君冬至日使八能之士鼓黃鐘之瑟瑟用槐木長八尺一寸夏至日瑟用桑木長五尺七寸
鵲者陽鳥先物而動先事而應(yīng)見于木風(fēng)之象
夏至小暑伯勞鳴搏勞性好單棲其飛?其聲嗅嗅夏至應(yīng)陰而鳴冬至而止
仲夏之月反舌無聲反舌有聲佞人在側(cè)
驚蟄大壯初九桃始華不華倉庫多火
冬至初陽云出箕如樹木之狀
尚書旋璣鈐【闕名】
上淸下濁號曰天地
禹開龍門導(dǎo)積石出?珪出刻曰延喜王受德天錫佩少室之山大竹堪為釜甑
有神人名石年蒼色大眉戴玉理駕六龍出地輔號皇神農(nóng)始立地形甄度四海東西九十萬里南北八十一萬里
人皇氏九頭駕六羽乘云車出谷口分九州
在政不私公位稱之曰帝
帝者天號王者人稱天有五帝以立名人有三王以正度天子爵稱也皇者煌煌也
天子之尊也神精與天地通血氣含五帝精天愛之子也
冬至陰云郡寒有云迎日者來歲大美此并圣德光被上感天心請付有司以彰嘉瑞從之
房為明堂主布政參為大辰主斬刈兼此二者故圣王重齒為表
尚書帝命期【闕名】
桀失玉鏡用其噬獸
桀無道夏出霜
有人大口兩耳參漏足文履已首戴鉤鈴胸懷玉斗分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
天道無適莫常傳其賢者
禹白帝精以星感修已山行見流星意感栗然生姒戎文禹
桀失其玉鏡用其噬虎
夏桀無道殺伐龍逢紀(jì)滅皇圖壞亂歴紀(jì)殘賊天下賢人遁逃淫色嫚易不事祖宗
賊起蜚卵生虎
有人雄起戴玉英祈旦失龠亡其金虎東南紛紛注精起
虞舜圣在側(cè)陋無耀顯都握石椎懷神珠
秦失金鏡魚目入珠
卯金出軫握命孔符
春鳥星昏中以種稷夏火星昏中以種黍菽
尚書考靈耀【闕名】
通天文者明審地里者昌明者天之時也昌者地之財也明王之治鳳凰下之
地有四游冬至地上行北而西三萬里夏至地下行南而東三萬里春秋二分是其中矣地常動移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閉牖而坐舟行不覺也
從上臨下八萬里天以圓覆地以方載
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朔而月見東方謂之側(cè)匿秦王政以白璧沈河有黑頭公從河中出呼政曰祖龍來授天寶開中有尺二玉牘
五百載圣紀(jì)符
五星若編珠旋璣中星星調(diào)則風(fēng)雨時
日旁氣白者為虹
火星為夏期專陽相同精感符
虛星為秋候昴為冬期陰氣相佐德乃不邪子助母收合子符
桑木者箕星之精木蟲食葉為文章人食之老翁為小童
尚書中候【闕名】
堯沈璧于河白云起回風(fēng)搖落
帝堯即政景星出翼
堯即政七十載鳳凰止庭巢阿閣讙樹
周天子發(fā)渡孟津火自上復(fù)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云
周公歸政于成王太平制禮鸞鳳見
天乙在亳諸鄰國襁負(fù)歸德東觀于洛習(xí)禮堯壇降三分沈璧退立榮光不起黃魚雙躍出濟于壇黑烏以雄隨魚亦止化為黒玉赤勒曰?精天乙受神福伐桀克三年天下悉合
成王觀于洛河沈璧禮畢王退俟至于日昧榮光并出幕河靑云浮洛
醴甘也取名醴酒堯只德匪懈醴泉出文命盛德俊義在官醴泉出山
秦穆公出狩至于咸陽日稷庚午天震大雷有火下化為白雀銜箓丹書集于公車公俯取其書言繆公之霸也訖胡亥秦家世事
詩含神霧【闕名】
詩者誠為天地之心君德之祖百福之宗萬物之戶也治世之音溫以裕其政平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詩道然也
曹地處季夏之位土地勁急音中征其聲淸以急是也日月?lián)P光者人君之象也風(fēng)云列勢者將帥之氣也聲容具之
上以風(fēng)化下下以風(fēng)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德化充塞照潤八防則鸞臻也
含始吞赤珠刻曰玉英生漢皇后赤龍感女媧劉季興也
古之火正或食于心或食于咮以出內(nèi)火故咮為鶉火心為大火
菖蒲益聰茱萸耐老
郁金十葉為貫百二十葉采以煮之為鬯合芳物釀之以降神
雷震百里去相附近
詩紀(jì)歴樞【闕名】
箕為天口主出氣尾為逃臣賢者叛十二諸侯列于庭天霜樹落葉而鴻鴈南飛
立秋促織鳴女工急促之候也
凡黍為酒陽據(jù)陰力能動故以麴釀黍為酒
陰陽之防一歲再遇于南方者以中夏遇于北方者以中冬
王者受命必先祭天乃行王事詩曰濟濟辟王左右奉璋此文王之郊也
詩無達(dá)話易無達(dá)言春秋無達(dá)辭
古者劒在左刀在右鉤在前
彼茁者葭一發(fā)五豝孟春獸肥草短之候也
蟋蟀在堂流火西也
蒹葭秋水其思涼猶秦西氣之變乎
圣人事明義以炤燿其所闇故民不陷詩云示我顯德行
梅柳驚春羊牛來暮
春秋元命苞【闕名】
天不足西北陽極于九故天周九九八十一萬里天如雞子天大地小表里有水地各承氣而立載水而浮天轉(zhuǎn)如車轂之過
地者易也言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自東極至于西極五億十萬九千八百八步
危東六星兩兩而北曰司空主水金守之天下憂水也木之為言觸也氣動躍也
水之為言演也陰化淖濡流施潛行也故其立字兩人交一以中出者為水一者數(shù)之始兩人譬男女言陰陽交物以一起也
水者天地之包幕五行之始焉萬物之所由生元氣之津液也
翼星主南宮之羽儀文物聲名之所豐茂為樂庫為天倡先王以賓于四門而列天庭之衛(wèi)主俳倡近太微而為尊
地所以右轉(zhuǎn)者氣濁精少含陰而起遲故轉(zhuǎn)右迎天佐其道
山者氣之包含所以含精藏云故觸石而出
昴畢間為天街散為冀州分為趙國立為常山牽牛流為揚州分為越國立為楊山軫星散為荊州分為楚國荊之為言強也陽盛物堅其氣急悍也虛危之精流為靑州分為齊國立為萊山天弓星流為徐州別為魯國徐之言舒也言陰牧內(nèi)安詳也五星流為兗州兗之言端也言堤精端故其氣纖殺鉤鈐星別為豫州豫之為言序也言陰陽分布各得處也東井鬼星散為雍州分為秦國得東井動深之萌其氣險也嘴參流為益州益之言隘也謂物類并決其氣急切決列也箕星散為幽州分為燕國營室流為并州分為衞國并之為言誠也精舍交并其氣勇抗誠信也
頭者神所居上圓象天氣之府也歲必十二故人頭長一尺二寸
掌圓法天以運動指五者法五行
王者置廷尉讞疑刑者官之平下之信也尉者尉民心撫其實也安立字士垂一人詰屈折著為廷示戴尸首以寸者為言寸度治法數(shù)之分示帷尸稽于十舍則法有分故為尉示與尸寸宋均注曰士事也垂系也尸人死也人死不可無乃戴之者示天下不可無死也
春秋運斗樞【闕名】
天文地理各有所主北斗有七星天子有七政也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杓攜龍角衡殷南斗魁枕參首是謂帝車運于中央臨制四鄉(xiāng)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jié)度定諸紀(jì)皆系于斗
斗第一天樞第二璇第三璣第四權(quán)第五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杓合而為斗居陰布陽故稱北斗
皇者天天不言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三皇垂拱無為設(shè)言而民不違道德?泊有似皇天故稱曰皇皇者中也光也?也含?履中開陰布綱上合皇極其施光明指天畫地神化潛通煌煌盛美不可勝量
璇星明則嘉禾液
瑤光散而為鹿江淮不祠則瑤光不明彘生鹿
飛翔羽翮為陽陽氣仁故烏哺公也
瑤光星散而為烏
璣星散為鶉德義少殘
玉衡星散為防
天樞得則鸞集
玉衡星散為雞遠(yuǎn)雅頌著倡優(yōu)則雄雞五足
璣星散為雉
瑤光星散為鷰
瑤光星散為雀
玉衡星散為李
璇星散為橘
玉衡星散為椒
玉衡星散為菖蒲遠(yuǎn)雅頌著倡優(yōu)則玉衡不明菖蒲冠環(huán)
舜為天子?xùn)|巡臨觀黃龍五采負(fù)圖出置舜前圖以黃玉為柙黃金繩封兩端章曰黃帝符璽也
赤龍負(fù)圖以出河見堯典太尉舜等百二十年集發(fā)藏大麓
璣星得則麒麟生萬人壽
瑤光之星散而為象
樞星散而為虎
玉衡星散而為行世瑤光則出月
璇星散為姜風(fēng)土失得逆時則姜有翼辛而不臭
春秋文曜鉤【闕名】
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官為六府
軫南眾星曰天庫
曰咸池曰天潢五帝居舍也
楚有蒼云如霓圍軫七蟠中有荷斧之人向軫而蹲于是楚唐史畫遺灰而云滅故曰唐史之策上滅蒼云老人星見則主安不見則兵起
王者往也神所同往人所歸落
庶人爭權(quán)赤帝之精
咸池天潢五星五帝居舍也
楚立唐氏以為史官蒼云如蜺圍軫七蟠中有荷斧之人向軫而蹲楚驚
商?絶蠶合絲
七九六十三陽氣通故斗運狗三月而生也
土勝水故守宮食蠆蝍蛆搏蛇
金伐木故鷹擊雉
三九二十七七者陽氣成故虎七月而生陽立于七故虎首尾長七尺般般文者陰陽雜也
水滅火故防螫鷃
鴝鵒者飛行居于陽【闕】 之鳥穴居于陰
春秋合誠圖【闕名】
天皇大帝北辰星也含元秉陽舒精吐光居紫宮中制御四方冠有五采文
帝坐?扈洛上與大司馬容先等臨觀鳳皇銜圖帝前黃帝再拜受圖
帝堯之母曰慶都生而神異常有黃云覆上
黃帝游?扈洛上與大司馬容光左右輔周昌等百二十人臨之有鳳銜圖以置帝前
堯母慶都蓋大帝之女生于斗維之野常三河?xùn)|南天大雷電有血流濶天石之中生慶都
軒轅星主雷雨之神
大帝之精起三河之州中土之腴
霹靂擊于宮殿者妃后爭政
五光垂彩天下大嘉
赤彗火精如火曜長七尺
五殘主出亡
獄漢居正北方出地可六丈而赤主逐王
天皇大帝北辰星也含元秉陽舒精吐光居紫宮中制御四方冠呈五采
黃帝請問太乙長生之道太乙曰齋戒六丁道乃可成
春秋孔演圖【闕名】
有人卯金豐擊玉鼓駕六龍
舜之將興白云入房
湯將興白云入房
鳳火精也
孔子曰?援律吹律有姓
圣人在后曰望陽苞懷至德?lián)訇?/p>
舜目四瞳謂之重明承干干踵堯海內(nèi)富庶
天命之見侯其門靈穴庭?龍御云
戴玉英光中再仁雄出日月角
其人日角龍顏姓卯金刀含仁義
正氣為帝間氣為臣宮商為姓秀氣為人
天子皆五帝精寶各有題序次第相據(jù)起必有神靈符紀(jì)請神扶助使開階立遂
王者當(dāng)置圖箓坐旁以自立
鳥化為書孔子奉以告天赤烏集書上化為黃玉文注曰孔提命仰應(yīng)法為赤制
黑帝治生五角之禽以觸民
孔子母征在游大冢之陂睡夢黑帝使請已往夢交語女乳必于空桑之中覺則若感生丘于空桑之中天子舉賢則景星放于天
王者德政海內(nèi)富昌則鎭星入闕
黃帝將興黃云升于堂
蒼之滅也麟不榮也麟木精也麒麟鬭日無光
天命蕩白虎?朝其終白虎在野
八政不中則鐵飛
詩含五際六情即六義也一曰風(fēng)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作法五經(jīng)束之天地稽之圖象質(zhì)之三□施之四海也八政不中則人無唇
孔胸文曰制作定世符運
春秋説題辭【闕名】
星之為言精也陽之榮也陽精為日日分為星故其字日下生為星
云之為言運也觸石而起謂之云含陽而起以精運也地之為言嫓也承天行其義也山陵之大非地不制含功以牧生也
易者氣之節(jié)含精宣律上經(jīng)象天下經(jīng)葉歴文言立符象出期節(jié)彖言變化系設(shè)類跡
尚書者二帝之跡三王之義所以推其期運明命授之際書之言信而言天地之情帝王之功凡百二篇第次委曲尚者上也上帝之書也
在事為詩未發(fā)為謀恬淡為心思慮為志故詩之為言志也
詩者天文之精星辰之度
禮者體也人情有哀樂五行有興滅故立鄉(xiāng)飲之禮終始之哀婚姻之宜朝聘之表尊卑有序上下有體王者行禮得天中和禮得則天下咸得厥宜陰陽滋液萬物調(diào)四時和動靜常用不可須臾惰也
麥之為言殖也寢生觸凍而不息精射刺直故麥含芒事且立也
稻之為言借也稻冬含水盛其德也故稻太yin精含水漸洳乃能化也江旁多稻固其宜也
粟助陽扶性粟之為言續(xù)也粟五變一變而以陽生為苗二變而秀為禾三變而祭然謂之粟四變?nèi)刖拭壮黾孜遄兌麸埧墒酬栆砸涣榉ü仕诜e大一分穗長一尺文以七烈精以五六立故其字粟為粟西者金所立米者陽精故西字合米而為粟
天文以七列精以五故嘉禾之滋莖長五尺五七三十五神盛故連莖三十五穗以成盛德禾之極也
斗星時散精為彘四月生應(yīng)天理
鴈之言鴈起圣以招期知晩蚤故鴈南北以陽動故也雞為積陽南方之象火陽精物炎上故陽出雞鳴以類感也雞之為言佳也佳而起為人期莫寶也
地精為馬十二月而生應(yīng)陰紀(jì)陽以合功故人駕馬任重致遠(yuǎn)以利天下月度疾故馬善走
槐木者虛星之精
春秋感精符【闕名】
人主與日月同明四時合信故父天母地兄日姊月注曰父天于圜丘之祀也母地于方澤之祭也兄日于東郊姊月于西郊
黃帝之將興黃云升于堂文命之候?龍御云天命于湯白云入房
霜殺伐之表秋季霜始降鷹隼擊王者順天行誅以成肅殺之威若政令苛則夏下霜誅伐不行則冬霜不殺草
人主含天光據(jù)璣衡齊七政操八極故君明圣人道得正則日月光明五星有度
日下淪于地則嘉禾興
麟一角明海內(nèi)共一主也王者不刳胎不剖卵則出于郊
王者上感皇天則鸞鳳至
大電繞樞星炤郊野感附寶而生黃帝
山冬大霧十日已上不除者山崩之候
八月白露降鶴即高鳴相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