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本打開的書

灰屋頂?shù)陌屠?/a> 作者:掃舍


如果說世界上有一個地方對讀書人而言美好如天堂,就只有那個叫圖書館的地方了。

記憶中和圖書館結(jié)緣是在考大學之前,每天帶上午餐去四川省圖書館,在安靜中消磨一整天。沒有人說話,聽得到的只是時不時的翻書聲,有人走過,腳步聲異常響亮,讓走路的人有些難為情。有人拉開椅子,有書落在桌上的悶響,有被壓抑住的清咳 圖書館里總是有一種氣場,讓人忍不住要收斂自己,讀書人進了圖書館,就如同信教者進了教堂,立即就有了肅然起靜的態(tài)度。

在法國的時候,有幸去過法國國家圖書館。那是一個在建筑設(shè)計上獨具匠心的文化殿堂。它坐落在塞納河畔,由四座高樓組成。這四座高樓都是L型,像四本打開的書,共同組成一個象征著廣納知識的空間。這四本“書”,分別代表了文化之塔,藏納文學藝術(shù)方面的著作;數(shù)目之塔,藏納科學技術(shù)方面的著作;法律之塔,藏納經(jīng)濟法律哲學的著作;時間之塔,藏納歷史社會與人文方面的著作。

其實,法國國家圖書館的誕生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1368年法國一位博學的國王夏爾五世將919本手稿保存在盧浮宮佛高里樓內(nèi),這便是皇家圖書館雛形。國王弗蘭西斯一世于1537年9月28日頒布《蒙彼利埃令》,規(guī)定一切出版物均須向這里呈繳一冊,從而使法國的出版物在該館被完整地保存下來。隨著時代的變遷,皇家圖書館不斷擴大,并從盧浮宮遷至里舍利厄 現(xiàn)在國家圖書館老樓,在17世紀中葉成為歐洲圖書館的龍頭老大。1789年法國大革命引發(fā)了皇家圖書館的革命,圖書館從此改了姓,成為國家圖書館?;视H國戚、貴族的私人藏書被沒收,使國家圖書館增添了25萬冊書籍、1.4萬本手稿和8.5萬幅版畫。

擴建法國圖書館,是在1988年由當時的任職總統(tǒng)密特朗決定的,所以這個圖書館也被稱為密特朗圖書館?,F(xiàn)在的新圖書館完全采用數(shù)字化技術(shù)管理,真正成為囊括了各個領(lǐng)域最新書籍的知識海洋。圖書館擁有2000個座位的普通閱覽室和1500個座位的學者閱覽室,是世界第五大國家圖書館。

圖書館有兩層閱覽室,四周便是書庫和工作間。書庫直線長395公里,傳送帶是聯(lián)系書庫與每層閱覽室的紐帶。圖書館珍藏了1100萬冊書籍,30萬余種雜志,2000份專業(yè)資料和1500萬幅珍貴的版畫等。閱覽室向年滿16歲的人開放,一年的閱覽費為200法郎,學生半價。一天的閱覽費為20法郎,學生也是半價優(yōu)惠。

然而,在網(wǎng)絡(luò)時代,即使許多巴黎人仍然保持著去圖書館讀書的習慣,但網(wǎng)絡(luò)對傳統(tǒng)的沖擊仍初顯端倪。當美國的Google網(wǎng)站宣布與哈佛大學圖書館等著名圖書館合作,打算將這些圖書館的大量藏書搬上網(wǎng)絡(luò)時,法國國家圖書館的明天會走向哪里,已經(jīng)成為了法國人深思的問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