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洞悉先機心法(4)

財富非常通道 作者:曾淵滄


那時候,有人說市盈率是石器時代的估值工具,港股中,主要以科技股為主的創(chuàng)業(yè)板,市盈率曾高達8000倍,單單一只Tom.com,就曾出現(xiàn)4000倍市盈率。不少投資者真的相信,因為時移世易,科技不單改變了生活,更改變了傳統(tǒng)的估值理論,眼球、點擊率等等比一切都重要,不是未有回報,只是時候未到罷了。

往后發(fā)生的事,相信讀者都記憶猶新,美國納斯達克指數(shù)暴瀉,刺破席卷全球的科網(wǎng)泡沫。事實已經(jīng)告訴我們,市盈率依然是最重要的投資參考指標。市盈率的影響,并非立竿見影,但只要我們有耐心,便一定看得到其長期威力。投資者須檢閱自己手上的股票,預測一下每只股票的盈利增長速度,在今后兩年有沒有機會大幅上升?如果增長迅速,但市盈率已逾40倍的股票,應盡可能減持;市盈率超過30倍的,也要適當減持。高速增長的股票,合理的市盈率應介乎20倍至29倍之間;低于20倍者,才能說是超值。

在香港市場,藍籌股平均波幅比較小,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其市盈率介乎8倍至22倍之間。因此,如果看見恒指成份股的平均市盈率低于8倍,可放心下注,投資幾年,待市盈率的力量出現(xiàn),一定有可觀回報;同樣道理,恒指市盈率若超過22倍,即代表大市隨時會下跌。

當然,炒賣二、三線股完全是另一回事,股市大旺時,高處未算高,即使市盈率逾30倍,投資者也視作等閑;跌市時,市盈率低至5倍也沒人要貨。買賣二、三線股,純粹是炒作,參考技術(shù)指標就好,毋須考慮市盈率。

除了市盈率之外,信奉基本分析的投資者在選股時,還應考慮資本投資回報、盈利標準偏差、負債比率、股息派息率、競爭能力、管理層的領導能力等等。當中有些條件是客觀的數(shù)字,也有些是比較主觀的條件,綜合分析各項因素時,考驗的就是投資者的功力了。

財息兼收才算真股王

數(shù)年前,有幸與建滔化工(0148.HK)主席張國榮同桌吃飯,席間有人問他:“為什么建滔派的股息那么低?”在低利率時期,企業(yè)派高息,可以吸引好息之徒投資。張氏當時回答說:“公司派息較低,才能累積資金,做進一步的投資。”聽起來,也頗有道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