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哈佛商業(yè)評論分析服務(Harvard Business Review Analytic Services)對2100名哈佛商業(yè)評論雜志和郵件的訂閱者進行了在線調查,部分數據如圖5-32所示。
圖5-32 企業(yè)使用社交媒體獲取的好處
調查中,只有7%的受訪者稱,他們能很好地將社交媒體集成到整體的營銷策略中,比如活動管理、零售分析、CRM和商務智能。如果不能監(jiān)控網絡上的交流的話,企業(yè)就無法知道哪些人在討論你的品牌、產品或服務,用戶對你的情緒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用戶的贊揚或批判會帶來多大的影響,也無法對比不同的品牌信息、商業(yè)視頻的效果??傊痪湓挘绻麤]有社交媒體,企業(yè)將會錯過很多有用的信息。
但是同時,哈佛商業(yè)評論分析服務的調查還發(fā)現(xiàn),雖然很多企業(yè)都開始社會化營銷策略,但在使用社交媒體時,仍面臨著許多暫未解決的問題,如圖5-33所示。
圖5-33 企業(yè)開展社交媒體活動時面臨的問題
在調查中,只有一小部分(12%)稱自己為很有效果的用戶,他們能夠通過多個社交媒體渠道充分利用社交媒體帶來的好處:讓信息抵達顧客手中、更加了解顧客、研究新產品、細分新的顧客群體等。然而,大多數受訪者都認為,由于對于效果沒有一個很好的測量指標,他們的企業(yè)都沒有太把社會化營銷當成一回事,并沒有很嚴肅、很認真地來實施。
由于開展社會化營銷還面臨著許多問題,很多企業(yè)都將社交媒體當做一個試驗。有些受訪者稱,他們之所以限制了社交媒體活動,是因為社交媒體還在“測試”階段,并且他們沒有太多的社會化營銷人才來做這些事;還有一些企業(yè)是很謹慎地在實施,因為他們覺得被曝光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并且他們無法掌控網絡上的交流。
社會化網絡的終極目標應該是提供一個虛擬化的現(xiàn)實世界,將用戶、人際關系、各類虛擬及實體服務嫁接起來,圍繞以此聚集起來的大量活躍人群,挖掘和分析人群的消費行為習慣,最終把社交網站變成一個可以隨時溝通交流的大商場。所以,如何開發(fā)新的模式、引入新的服務、開墾新的市場、提高用戶的黏性,成為眾多社交網站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而對于企業(yè)來說,使用社交媒體進行宣傳和營銷已是大勢所趨,國外的大多數企業(yè)都已意識到了這一點,并且很多企業(yè)都做得比較成功,大多數營銷人員認為社交媒體對企業(yè)來說是很重要的,測量和集成是他們最想要掌控的兩個領域,目前來說,都還沒有一個標準。從事社交媒體活動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但付出了總會得到一些回報,其中最大的回報就是增加企業(yè)或品牌的曝光數、增加流量和提升搜索排名。
就國內的外向型企業(yè)來說,想要在社交媒體上獲得成功,目前也存在一些難以突破的難點,比如如何建立適合中國本土的外向型企業(yè),如何面對海外主流社交網絡建立標準化社交電子商務營銷模式及針對品牌的推廣模式。
當然,有難點就會有機會點,對于像四海商舟這種服務模式的社會化營銷機會點就在于:海外SNS適用于大多數中小企業(yè),而一般企業(yè)難以維系一個團隊來運作其事務,像四海商舟這樣的團隊可以為所有行業(yè)的中小企業(yè)快速、高效、低成本地開啟海外社交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