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1:我不想貿(mào)然闖入。
我們總覺得如果貿(mào)然接近他人,對方會感覺受到了冒犯??墒牵瑩Q位思考一下:別人接近我們時,我們是否經(jīng)常有這樣的感覺呢?若真如此,多數(shù)時候,你可能都比較感激對方,因為他們先開口,你就不用為難了。因此,如果你看到對方一個人站在那兒,說不定他/她很希望和你交流呢。最壞的結(jié)果無非是對方“不來電”,如果如此,你不妨優(yōu)雅地結(jié)束這次交談,然后嘗試和其他人交談。不過,這種狀況并不多見。
假設2:他們可能不喜歡我,或者覺得我無趣。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覺得自己的推測是對的。如果我們覺得自己無趣,就會認為他人有如下想法:哦,天哪,看看吧,我被這個人困住了。的確,
當他人接近我們準備開啟交談時,我們會迅速形成第一印象,不過,交談開始之后,第一印象是對是錯就一目了然了。多數(shù)人都會暫且假設他人主動發(fā)起交談是因為興趣使然,直到有跡象可以證明這種假設有誤為止。
假設3:他們比我更自信。
多數(shù)人都會盡力讓自己看上去更自信,更具吸引力,盡管心里很忐忑。很多時候,其實大家都并非像看上去那么自信。
不過,我們內(nèi)心都渴望和他人建立聯(lián)系。通過接近他人,這種需要可以直接表達出來。每個人對于交流的需要都是一樣的,而且也都知道相互交流需要付出怎樣的精力。
假設4:對方單獨一個人站著,是因為他/她喜歡這樣。
實際上,他們和我們是一樣的。有人覺得,在社交場合,人們單獨站在一邊,是因為他們不想和他人交流,如果真是如此,那為什么不待在家里呢?其實他們是在使用上述“方法1”,即等待他人接近。如果你先開口,找他們交流,他們就會松口氣了!
假設5:我不了解他們,因此,我不知道他們喜歡談論什么。
這么想也沒什么錯,不過,你要知道,這也是我們的最大優(yōu)勢——正是因為彼此不了解,才有很多可以談論的話題。要繼續(xù)前行,首先你要備好一些基本的探索工具,用這些工具探索新的“領土”上有哪些觀點。
假設6:如果我們交談不愉快,我會覺得很挫敗。
如果你這么想,那就把成功交談的左右責任扛在了自己肩上。并非每次交談都要多么了不起,一開始和不同的人進行交談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有些人只能泛泛而談,彼此的交談內(nèi)容只限于表層,無法深入;而有些就不一樣,你們可以深入交談,進一步了解彼此的生活。
交談的目的并非向?qū)Ψ届乓阌卸嗝绰斆?,而是在兩人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交談的結(jié)果并不只是說明你優(yōu)秀與否,你的交談技巧高明與否,同時也是對于交談另一方的反映。正確解讀相互交流的結(jié)果非常重要。
在實際操作中,其實先開口具備很大優(yōu)勢——你可以挑選交談對象,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