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桑塔格的規(guī)則6

導師、繆斯和惡魔 作者:本尼迪克特


她說:“我知道你不會相信,可我在你這個年齡的時候,我更像你,而不像現(xiàn)在的我自己。這一點我可以證明!”那天,正好劇作家瑪利亞·艾琳·福恩斯要來訪。大約二十多年前,福恩斯和蘇珊曾經(jīng)是情人。那時蘇珊和丈夫離了婚,搬到了紐約。福恩斯到達后,蘇珊給我們做了介紹,馬上說:“告訴西格里德,你遇到我的時候我是什么樣子的。說吧,說吧!”

“她是個白癡,”福恩斯說。

蘇珊大笑,笑完之后,她對我說:“我要說明的是,你也還有希望。”

最近,我看到賈維爾·瑪利亞斯說,一個作家能做的最糟糕的事,就是太把自己或者自己的作品當回事。我認為我是理解其意的。我想,我甚至同意他的說法。我想,如果我年輕的時候也這么認為的話,我的生活就會快樂得多。我甚至可能成為更出色的作家。然而,在早年有個對作家這一職業(yè)持一種崇敬、不挖苦態(tài)度的人作為榜樣,我還是持感激之情的。(“你必須把它視為生活方式。決不能把它視為職業(yè)。”)

在弗吉尼亞·伍爾夫的生活中,文學似乎是一種宗教信仰,而她是這種信仰的一個牧師。蘇珊讓我想起了托馬斯·卡萊爾這個過時的被夸大的人物:這個英雄式的作家。不可能有更高貴的追求、更偉大的歷險、更有回報的探索。她和伍爾夫一樣,崇拜書籍,認為永恒的閱讀就是天堂。

她說:“有些作家揚言,你要不是嚴肅作家,要不是如饑似渴的讀者,兩者不可兼得。對這樣的作家,你可以不予理睬。”(我記得,V. S.奈保爾和諾曼·梅勒就是這樣的兩位作家。)畢竟,重要的是思想活力,要完全擁有那種活力,閱讀是必須的。一天讀一本書,這目標并不高(雖然這是我自己無法完成的)。因為她,我開始快速閱讀。

因為她,我開始在我獲得的每一本新書上寫上我的名字。我開始從報紙和雜志上剪下各類文章,把它們歸類放進各種各樣的書籍里。像她一樣,我讀書時總是手里拿著一支鉛筆,為了畫線。(絕不能用鋼筆。)

在學校的時候,我跟伊麗莎白·哈德威克學習過。雖然她有的時候也在鼓勵我們,可我總是從她那里得到這樣的感覺:假如我全身心投入作家的生活,那我得到的不幸福感會比成就感更多。后來幾年中,每次我跟她說話,我注意到,她幾乎總是先問我的愛情生活,然后才是我的寫作(“你和那個不錯的年輕人還在好嗎?”)。她過去常常對她巴納德的學生說,當作家,你得對生活實實在在感到厭倦才行。我有點不相信她認為男人也是這樣的。

和蘇珊在一起,我覺得自己似乎得到了允許,要把畢生都投入到這兩種方式中去——閱讀和寫作——而要證明這是對的,經(jīng)常又是很難的。很顯然,不管這有多么困難、多么令人沮喪、多么令人望而生畏——而且,不管寫一本書可能像是多長時間的懲罰——她也不會選擇別的路;她不會想要別的生活,她只要目前所擁有的生活。

“你得注意每一個逗號。”“作家的標準越高越好。”“一點也不用擔心你會太執(zhí)著。我喜歡執(zhí)著的人。執(zhí)著的人會創(chuàng)造出偉大的藝術(shù)。”一整架的書,為的是寫篇二十頁的文章;花好幾個月時間寫作、修改,在那二十頁文章寫完時已經(jīng)用完一整令的打字紙——對嚴肅作家來說,這當然很正常。滿意?“我經(jīng)常認為,我寫的所有東西都很糟糕,”她說。當然,你寫作不是為了讓自己感覺很好。你寫作不是為了自己快樂(不像讀書),或者為了宣泄情緒,或者表達自己,或者為了取悅某些讀者。你是為文學而寫作,她說。從來沒有為你寫的東西感到滿意,這一點錯都沒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