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人生如夢: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人生如夢是中國文學的一個重要主題。從莊周的蝴蝶夢,到金陵十二釵的紅樓夢,人生與夢,夢與人生,渾然一體,已有二三千年了。白先勇的多媒體話劇《 游園驚夢 》在1980年代演出,曾轟動一時,它表現(xiàn)的仍然是人生如夢的主題,就像蘇東坡九百年前所寫的《 念奴嬌 》的主題一樣。
蘇軾反對王安石的新法,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 地方政府的軍事助理官員 ),時為宋神宗元豐三年,即公元1080年。東坡在黃州以罪人的身份,居住了四年,經(jīng)國的大業(yè),他無從參與;不朽的盛事,他卻卓然有成。他這四年,文窮而后工,創(chuàng)作了不少名篇。只在元豐五年,即1082年,就有前后《 赤壁賦 》和《 念奴嬌·赤壁懷古 》這些歷代傳誦不衰的杰作。
東坡所在的黃州,有赤壁磯( 又名赤鼻磯 )。傳說這里就是漢末赤壁之戰(zhàn)的地方,東坡因而大興懷古之情,想起羽扇綸巾、雄姿英發(fā)的周瑜( 字公瑾 ),如何在談笑間就把曹操的大軍消滅。他真是位英雄豪杰啊!可是,蘇軾回心一想,了不起的周瑜,現(xiàn)在去了哪里?千古的風流人物,都給浪花洗掉了!在這首詞中,作者沒有說明,但讀者知道,赤壁之戰(zhàn)的失敗者( 強虜 )固然灰飛煙滅,但勝利者( 周瑜 )何嘗不歸于無形?由此可見人生到頭來是一場空。如果我們結(jié)合《 前赤壁賦 》一起來看,則更能體會到人生的荒謬?!?前赤壁賦 》同樣由赤壁之戰(zhàn)起興,但它的英雄是曹操。方曹操之“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臚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但蘇軾跟著就問:“而今安在哉?”先勝后敗的曹操而今安在?談笑用兵的勝利者周瑜而今安在?人到了最后,只剩下一個空骷髏,不管是曹操還是周瑜,是孔丘還是盜跖( 這使我們想起莎劇《 王子復仇記 》Hamlet中主角面對骷髏頭的一番獨白 );甚至連骷髏也灰飛煙滅了。不滅不盡的是江山和明月,是大自然。這首《 念奴嬌 》以“大江”始,以“江月”終,似乎正暗示了大自然之無窮,以相對于人生之有限。“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這幾句中,崩、拍、卷等動詞,給我們這樣的感覺:充滿力量的大自然,是主宰一切的;相形之下,人就顯得被動了。
東坡在《 前赤壁賦 》和《 念奴嬌 》所透露的人生如夢的思想,誠然偏于虛無消極。不過,他當時仕途失意,“烏臺詩案”差點兒使他人頭落地,有此灰色意緒,是可以理解的,何況人生到頭來確實是一場空。英雄如此,美人如嘉莉絲姬莉( Grace Kelly,1982年9月中旬撞車去世的摩洛哥王妃 )也如此。1997年夏撞車去世的戴安娜王妃( Princess Diana )也如此。
蘇軾看到人生之虛空,使他在逆境中不致過分灰心喪志而受苦,這未嘗不是人生如夢思想的積極意義。其實,蘇軾基本上是積極進取的,在寫作《 前赤壁賦 》和《 念奴嬌 》的同年,他也寫了《 浣溪沙 》: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人生雖然如夢,但這個夢是黑白的,還是彩色的;是美夢,還是噩夢;人仍然握有自由編織之權(quán)。東坡人隨浪花去了,但他的“夢”在。謹以此文紀念文豪九百年前留下來的名篇。
( 1980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