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
鴨頭綠,鸚哥紅,顏色中也有心情在。如此百花時節(jié),燦爛春光,主人公卻不因時而動,懶散多眠的狀態(tài)與大好春光形成強烈的反差。究竟所為何?相思也。
踏莎行 清明
拾翠歸遲,踏青期近,香箋小疊鄰姬訊。櫻桃花謝已清明,何事綠鬟斜亸寶釵橫。
淺黛雙彎,柔腸幾寸,不堪更惹青春恨。曉窗窺夢有流鶯,也覺個儂憔悴可憐生。
【箋注】
拾翠:拾取翠鳥的羽毛作首飾,后多指女子游春。這里代指拾翠之人。
香箋:信箋。本句指因其出自鄰家少女之手,故散發(fā)著香氣。
鄰姬:鄰人家的女子。訊,通“信”。
綠鬟:指烏黑發(fā)亮的頭發(fā)。
斜亸:斜斜地下垂著。
〔宋〕周邦彥《浣溪沙慢》:“燈盡酒醒時,曉窗明,釵橫鬢亸?!?/p>
淺黛:指女子的眉毛。
個儂:這人或那人。生:用于形容詞詞尾,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