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提倡大學教授到中學兼課

中國結:朱杰人時論散文集 作者:朱杰人


提倡大學教授到中學兼課

本市某重點中學請了一位大學教授來學校舉行專題講座,因為講授信息量大,深入淺出,大受學生歡迎,相關學科的教師也很感興趣。這所中學的校長受到啟發(fā),已聘請各門學科的大學教授、講師定期來校講課,活躍了學校的學習氣氛,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我很欽佩這位校長的遠見,他使中學與大學溝通了,這不僅是人員的交流,而且是知識結構與知識層次的溝通。學生能獲得更多更新的知識,教師的專業(yè)知識也能不斷充實提高。同時,我也欽佩這位校長的魄力,在被升學率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情況下,竟敢于帶學生在課本與考題以外的天地里遨游。沒有一點教育家的氣魄,就不敢冒這樣的風險。

從教育學的原理講,中學與大學之間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相反,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本是相通的。前者是后者的準備,而后者則是在前者基礎上的提高與深化??墒?,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們的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被嚴格地分割了,除了招生,在教學領域里兩者已“老死不相往來”了。這種現(xiàn)象顯然不利于我們的中等教育。中學教師由于工作性質與客觀條件的限制,知識的更新比較困難。而大學教師在這方面卻有很多有利條件。如果能讓大學教授到中學去兼課,就可能起到一個知識回流,提高中學教師知識水準的作用?,F(xiàn)在,對中學教師更新知識的教育主要通過各區(qū)縣教師進修學院(校)的定期培訓,這當然是一個好辦法。但如果讓大學與中學溝通起來,讓大學教授、講師經(jīng)常到中學去兼課,無疑是多了一條提高中學教師教學水平的途徑。少花錢,辦好事,何樂而不為?!

溝通總是雙向的。大學教師到中學兼課對自身也是一個再學習、再提高的過程。中學是基礎教育,對大學教師來說,在基礎教學的ABC中摸爬滾打,可以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再者,大學教育的對象,正是現(xiàn)在的中學畢業(yè)生,對中學生的情感心理、知識結構、思維方式等的了解,也有利于大學教育的提高。

大學教授到中學兼課并不是什么新鮮事。據(jù)筆者所知,現(xiàn)在七八十歲的老教授、名教授,幾乎都有一邊當大學教授,一邊當中學教員的歷史?,F(xiàn)在的問題是我們的教育政策如何做一些調(diào)整,以鼓勵大學教師到中學去兼課。同時,教授也應克服偏見,放下架子,去和中學生交朋友。

(原載于《文匯報》1991年7月22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