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 講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

故事寫作大師班 作者:[美] 約翰·特魯比 著,江先聲 譯


1.1 講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

在往下進行之前,讓我們先用最精簡的一段話為“故事”下定義:說的人告訴聽的人,某人因為想要什么而做了什么,又為什么這樣做。

請注意,這當中有三個截然不同的元素:說的人、聽的人,以及說出來的故事。

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故事創(chuàng)作者就是表現(xiàn)這個故事的人。故事是作者和觀眾所玩的文字游戲(他們并不記分——這是制片廠、網(wǎng)絡和出版社的工作)。故事創(chuàng)作者打造角色和行動,敘述發(fā)生了什么,設計在某種情況下完成的一系列行動。即使故事創(chuàng)作者以現(xiàn)在時態(tài)講述故事(就像舞臺劇劇本或影視劇本),但由于他將所有事件加以總結概述,因此聽故事的人仍覺得這是一個獨立的整體——一個完整的故事。

不過,講故事不只是編造或回憶過去的事件。事件只具有描述功能,而故事創(chuàng)作者的工作,是挑選、聯(lián)結和建構一系列緊迫的時刻。這些時刻如此激動人心,聽者因而感覺仿佛置身其中。故事說得好,不只是告訴聽者某人的生命中發(fā)生了什么,更讓他們感受到那個人的生命體驗。那是生命的本質,盡管只是一些關鍵性的想法和事件,但傳達得那么鮮活、新奇,仿佛也是觀眾自己生命本質的一部分。

故事說得好,能讓觀眾在當下重新體驗其中的事件,讓他們體會到,是什么樣的力量、什么樣的抉擇、什么樣的情感引導了角色的一舉一動。故事實際上帶給觀眾的是某種形式的知識——情感上的知識,或是過去所謂的智慧——只不過故事提供知識的方式既活潑又充滿娛樂性。

故事創(chuàng)作者通過文字游戲讓觀眾重新體驗一段生命歷程,他建構的是一種關于人的謎題,并要求聽故事的人加以破解。作者創(chuàng)造謎題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向觀眾透露某個虛構角色的某些信息,同時保留另外一些信息。保留或隱藏信息,對于故事講述者虛構的故事至關重要。這么一來,觀眾不得不想辦法理解角色的身份和所作所為,同時也更深入故事。如果觀眾不再需要花心思去理解故事,他們也就不再是觀眾,故事也隨之終止。

觀眾喜愛故事感性的部分(重新體驗生命),也喜歡思考的部分(破解謎題)。每一個好的故事都兩者兼?zhèn)?,但也有一些故事,從煽情的通俗劇到最需用腦的偵探故事,走向一個極端或另一個極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