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禹貢周刊》發(fā)刊詞

人間山河:顧頡剛隨筆 作者:顧頡剛 著


《禹貢周刊》發(fā)刊詞

本會創(chuàng)立于民國二十三年春初,以研究中國地理沿革史為其標的?!断臅び碡暺氛?,科學性之中國地理記載之鼻祖,故取以為會名,示源頭之在是。當結(jié)合之初,僅有北大、燕大、輔大三校同仁,所作皆課藝文字。求具便于切磋,編為半月刊,自是年3月1日始,每期兩萬余言耳。其后聲氣日廣,諸專家投贈日多,擴充范圍及于民俗史、邊疆史、內(nèi)地移民史、中外交通史、方志學等方面,蔚為歷史的地理之總集,一期浸浸增至十余萬言。又以稿件積聚之豐,編列專號。若東北,若西北,若康藏,若南洋,若回教,常一出再出而未已。迄二十六年七七事變后止刊,凡得八十二期。彼時會中同仁皆以學業(yè)相觀摩,不縈心于錢帛,故文字之數(shù)量雖巨,作者之操翰雖勞,會中始終未有稿費之支出。自學術(shù)創(chuàng)新以來,能打破從前書齋獨學之作風,而集合數(shù)百同志,分工合作,若一大工廠之所為,且群策群力,挾愉樂鼓舞之心情以赴之者,本會其嚆矢也。

抗戰(zhàn)以還,本會集體工作,在敵偽壓迫之下,不得不休止矣。然山林既辟,耰鋤易施,個人之工作絕未因此而停頓。況播遷所及,隨地有考察之機會,故西南西北,貊國羌鄉(xiāng),咸多創(chuàng)獲,遠邁前修,他日整理成書,必可開拓智識之領(lǐng)域,慰其轉(zhuǎn)徙流離之辛苦。今勝利已臨,建國在望,本會同仁知責任之攸歸,不敢自棄,是以即日復員,繩前轍跡。所憾物價奇昂,一時不容印行巨帙,故先假《國民新報》副刊欄,編輯《禹貢周刊》,以通俗性之筆墨,寫歷史地理之知識,期為讀報者之一助。他日當再集錄研究性之文字,出版《禹貢季刊》,以質(zhì)正于方家。愿國內(nèi)外同志鑒其苦心,予之扶植,加之糾彈,俾必有以度越于八年前之所為,同仁幸甚,學術(shù)幸甚。

1946年3月12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