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散文藝術論/孫昌武文集》筆者準備在這本小冊子里,對我國唐代文學家、思想家韓愈的散文創(chuàng)作藝術,做以初步的探討和評介。韓愈(七六八一八二四),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市)人,生活于中唐時期的代、德、順、憲、穆宗朝。他在整個中國文化史上,算是一個有重大影響、有突出貢獻的人物。作為文學家,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詩、文兼擅;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取得了獨特成績,而尤以散文創(chuàng)作成就更大。他處于中唐那種矛盾叢生、世道漸衰的大變動時代,思想上、政治上都顯得矛盾、復雜。因此,后人對他的評論,也是異說歧出。但不管這些評價如何不同,對他在散文上的成就一般是給予肯定的。他在生前就受到“學浪詞鋒壓九州”(王建《寄上韓愈侍郎》,《全唐詩》卷三〇〇)的贊譽。蘇軾更說他“文起八代之衰”(《韓文公廟碑》,《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卷五十五)。這雖然都不無溢美的成分,但也確實表明了他領一代文壇、改變一代文風的巨大貢獻,以及他在時人、后人心目中的地位。在散文上,他不僅有的創(chuàng)作成果,而且有較系統的理論建樹。他更誘掖后學,倡導“古文”。在他與柳宗元等人的努力之下,把唐代已有長期發(fā)展歷史的文體改革和散文革新推進到一個新階段,造成了中國散文史上的一個高峰。他們倡導的“古文”,一時間形成了席卷文壇的聲勢,出現了名家輩出、名作如林的局面。而他本人的散文創(chuàng)作,更影響當代,沾丐后人,成了寶貴的藝術財富流傳至今。從而他也就成為一代文壇宗師、中國散文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