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八 炭畫與黃薔薇

知堂回想錄 作者:周作人


八八 炭畫與黃薔薇

我這時學日本話,專是為的應用,里邊包括應付環(huán)境,閱覽書報,卻并不預備翻譯,我從日本語譯小說第一次在民國七年戊午(一九一八),譯的是江馬修著的《小小的一個人》,這以前的翻譯還是都從英文轉譯的。當時我所最為注重的是波蘭,其次是匈牙利,因為他們都是亡國之民,尤其值得同情。在《域外小說集》第一二集里,我便把顯克微支譯出了三篇,就是《樂人揚珂》,《天使》和《燈臺守》,其所著頂有名的《炭畫》,在己酉春天也已譯成,不知道為什么緣故不曾登入。大概因為分期登載不很方便吧,但第二集的末尾以后擬譯作品的預告上面,記得里邊有匈牙利的密克札忒的《神蓋記》,即是《圣彼得的傘》,那篇分量還要多,自然更非連續(xù)登載不可了。《神蓋記》的第一分的文言譯稿,近時找了出來,已經(jīng)經(jīng)過魯迅的修改,只是還未謄錄,本來大約擬用在第三集的吧。這本小說的英譯后來借給康嗣群,由他譯出,于一九五三年由平明出板社印行,那也是很有意思的作品,不過是徹頭徹尾的明朗的喜劇,與匈牙利的革命問題沒有什么關系了。

且說那篇《炭畫》是一篇中篇小說,大抵只是三萬多字吧,據(jù)勃闌兌斯在《波蘭印象記》說:

“顯克微支系出高門,天才美富,文情菲惻,而深藏諷刺,所著《炭畫》記一農(nóng)婦欲救其夫于軍役,至自賣其身,文字至是,已屬絕技,蓋寫實小說之神品也?!蔽矣诿駠吣暝诒本┐髮W,編“歐洲文學史”講義,里邊記述他的作品道:

“顯克微支所作短篇,種類不一,敘事言情,無不佳妙,寫民間疾苦諸篇尤勝。事多慘苦,而文特奇詭,能出以輕妙詼諧之筆,彌足增其悲痛,視戈果爾笑中之淚殆有過之,《炭畫》即其代表。顯克微支旅美洲時著此書,此言記故鄉(xiāng)事實,唯托名羊頭村而已。村雖稱自治,而上下離散,不相扶助,小人遂得因緣為惡,良民又多愚昧,無術自衛(wèi),于是悲劇乃成。書中所言,舍來服夫婦外,自官吏議員至于乞丐,殆無一善類,而其為惡又屬人間之常,別無夸飾,雖被以詼諧之詞,而令讀者愈覺真實,其技甚神,余人莫能擬也。”可是譯本的運氣很壞,歸國以后,于民國二年寄給商務印書館的小說月報社,被退了回來,回信里說:

“雖未見原本,以意度之,確系對譯能不失真相,因西人面目俱在也,行文生澀,讀之如對古書,頗不通俗,殊為憾事。”這里所說,對于原文的用古文直譯的方法,褒貶得宜,后來又寄給中華書局去看,則不贊一詞的被退回了。近年人民文學出板社印行《顯克微支小說集》,復由我用白話來譯了一遍,收在里邊。

在這之后,我又翻譯了一本《黃薔薇》,這乃是匈牙利小說家育凱摩耳所著,也是中篇小說,原本很長,經(jīng)英譯者節(jié)譯成了中篇,一總只有三萬字左右,因為后來賣稿給商務印書館得了六十元,但那時已去譯出的十年之后了。原譯本有庚戌(一九一〇)十二月的序文,在一九二〇年日記上有賣稿的記事,是托蔡孑民先生介紹的:

“八月九日,校閱舊譯《黃薔薇》。

十日,往大學,寄蔡先生函,又稿一本。”

“十六日,晚得蔡先生函附譯稿。

十七日,上午寄商務印書館譯稿一本。”

“十月一日,商務分館送來《黃薔薇》稿值六十元?!?

時間距《紅星佚史》的丁未(一九〇七)已經(jīng)隔了有十四個年頭,但稿費還是一樣的二元一千字,又擱了六七年,這才印了出來,那時的廣告恰巧尚是保存著,便錄于后:

“此書體式取法于牧歌,描寫鄉(xiāng)村生活,自然景物,雖運用理想,而不離現(xiàn)實,實為近世鄉(xiāng)土文學之杰作。周君譯以簡練忠實之文言,所譯牧歌尤臻勝境?!边@廣告里的話雖是多半從序言里取來,但是他稱贊譯詩的話,卻不是原來所有的。原書的足本當然還要佳勝,聽說俄國有足譯本,中國近來有孫用君譯本,大約據(jù)世界語譯或者亦是足本,不過我還沒有機會看到,不能確說罷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