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三六 西山養(yǎng)病

知堂回想錄 作者:周作人


一三六 西山養(yǎng)病

我于六月二日搬到西山碧云寺里,所租的屋即在山門里邊的東偏,是三間西房,位置在高臺上面,西墻外是直臨溪谷,前面隔著一條走路,就是一個很高的石臺階,走到寺外邊去。這般若堂大概以前是和尚們“掛單”的地方,那里東西兩排的廂房原來是“十方堂”,這塊大木牌還掛在我的門口,但現(xiàn)在都已租給人住,此后如有游方僧到來,除了請到羅漢堂去打坐以外,已經(jīng)沒有地方可以安頓他們了。我把那西廂房一大統(tǒng)間布置起來,分作三部分,中間是出入口,北頭作為臥室,擺一頂桌子算是書房了,南頭給用人王鶴招住,后來有一個時期,母親帶了她的孫子也來山上玩了一個星期,就騰出來暫時讓給她用了。

我住在西山前后有五個月,一邊養(yǎng)病,一邊也算用功,但是這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工作,主要的只是學(xué)習(xí)世界語,翻譯些少見的作品,后來在《小說月報》上發(fā)表的從世界語譯出的小說,即是那時的成績,可是更重要的乃是后來給愛羅先珂做世界語講演的翻譯,記得有一篇是《春天與其力量》,說得空靈巧妙,覺得實在不錯。所以在這養(yǎng)病期間,也著實寫了不少的東西,在五月與九月之間一總給孫伏園寫了六回的《山中雜信》,目的固然在于輕松滑稽,但是事實上不得做到,仍舊還回到煩雜的時事問題上來。如六月廿九日第三回的雜信上說:

“但是我在這里不能一樣的長閑逸豫,在一日里總有一個陰郁的時候,這便是下午清華園的郵差送報來后的半點鐘。我的神經(jīng)易于激動,病后更甚,對于略略重大的問題稍加思索,便很煩躁起來,幾乎是發(fā)熱狀態(tài),因常十分留心避免。但每天的報里總是充滿著不愉快的事情,見了不免要起煩惱。或者有人說,既然如此,不看豈不好么?但我又舍不得不看,好像身上有傷的人,明知觸著是很痛的,但有時仍是不自禁的要用手去摸,感到新的劇痛,保留他受傷的意識。但苦痛究竟是苦痛,所以也就趕緊丟開,去尋求別的慰解。我此時放下報紙,努力將我的思想遣發(fā)到平常所走的舊路上去,——回想近今所看書上的大乘菩薩布施忍辱等六度難行,凈土及地獄的意義,或者去搜求游客及和尚們的軼事,我也不愿再說不愉快的事,下次還不如仍同你講他們的事情吧。”

所謂不愉快的事情大抵是中國的內(nèi)政問題,這時大家最注意的是政府積欠教育經(jīng)費(fèi),各校教員大舉索薪,北京大學(xué)職教員在新華門前被軍警毆傷事件了。事情出在六月上旬,事后政府發(fā)表命令,說教員自己“碰傷”,這事頗有滑稽的意味,事情是不愉快,可是大有可以做出愉快的文章的機(jī)會,我便不免又發(fā)動了流氓的性格,寫了一篇短文,名字便叫作“碰傷”,用了子嚴(yán)的筆名,在六月十日的《晨報》第五板上登了出來,原文云:

“我從前曾有一種計劃,想做一身鋼甲,甲上都是尖刺,刺的長短依照猛獸最長的牙更加長二寸。穿了這甲,便可以到深山大澤里自在游行,不怕野獸的侵害。他們?nèi)鐏砉?,只消同毛栗或刺猬般的縮著不動,他們就無可奈何,我不必動手,使他們自己都負(fù)傷而去。

佛經(jīng)里說蛇有幾種毒,最利害的是見毒,看見了它的人便被毒死。清初周安士先生注《陰騭文》,說孫叔敖打殺的兩頭蛇,大約即是一種見毒的蛇,因為孫叔敖說見了兩頭蛇所以要死了。(其實兩頭蛇或者同貓頭鷹一樣,只是兇兆的動物罷了。)但是他后來又說,現(xiàn)在湖南還有這種蛇,不過已經(jīng)完全不毒了。

我小的時候,看唐代叢書里的《劍俠傳》,覺得很是害怕。劍俠都是修煉得道的人,但脾氣很是不好,動不動便以飛劍取人頭于百步之外。還有劍仙,更利害了,他的劍飛在空中,只如一道白光,能夠追趕幾十里路,必須見血方才罷休。我當(dāng)時心里祈求不要遇見劍俠,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他們。

近日報上說有教職員學(xué)生在新華門外碰傷,大家都稱咄咄怪事,但從我這古式浪漫派的人看來,一點都不足為奇。在現(xiàn)今的世界上,什么事都能有。我因此連帶的想起上邊所記的三件事,覺得碰傷實在是情理所能有的事。對于不相信我的浪漫說的人,我別有事實上的例證,舉出來給他們看。

三四年前,浦口下關(guān)間渡客的一只小輪,碰在停泊江心的中國軍艦的頭上,立刻沉沒,據(jù)說旅客一個都不失少。(大約上船時曾經(jīng)點名報數(shù),有賬可查的。)過了一兩年后,一只招商局的輪船,又在長江中碰在當(dāng)時國務(wù)總理所坐的軍艦的頭上,隨即沉沒,死了若干沒有價值的人。年月與兩方面的船名,死者的人數(shù),我都不記得了,只記得上海開追悼會的時候,有一副挽聯(lián)道,未必同舟皆敵國,不圖吾輩亦清流。

因此可以知道,碰傷在中國是常有的事,至于責(zé)任當(dāng)然完全由被碰的去負(fù)擔(dān)。譬如我穿有刺鋼甲,或是見毒的蛇,或是劍仙,有人來觸,或看,或得罪了我,那時他們負(fù)了傷,豈能說是我的不好呢?又譬如火可以照暗,可以煮飲食,但有時如不吹熄,又能燒屋傷人,小孩不知道這些方便,伸手到火邊去,燙了一下,這當(dāng)然是小孩之過了。

聽說這次碰傷的緣故,由于請愿。我不忍再來責(zé)備被碰的諸君,但我總覺得這辦法是錯的。請愿的事,只于現(xiàn)今的立憲國里,還暫時勉強(qiáng)應(yīng)用,其余的地方都不通用的了。例如俄國,在一千九百零幾年,曾因此而有軍警在冬宮前開炮之舉,碰的更利害了,但他們也就從此不再請愿了。……我希望中國請愿也從此停止,各自去努力罷?!?

我這篇文章寫的有點別扭,或者就是晦澀,因此有些讀者就不大很能懂,并且對于我勸阻向北洋政府請愿的意思表示反對,發(fā)生了些誤會。但是那種別扭的寫法卻是我所喜歡的,后來還時常使用著,可是這同做詩一樣,需要某種的刺激,使得平凡的意思發(fā)起酵來,這種機(jī)會不是平常容易得到的,因此也就不能多寫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