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文化

短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談:從現(xiàn)實故事結束的地方開始

短篇小說的重要特點,是極端虛構性。它在現(xiàn)實故事結束的地方開始小說意義上的故事,是在看似無文處作文。它主要寫的不是已經(jīng)發(fā)生的故事,而是尚未發(fā)生但有可能發(fā)生的故事,是創(chuàng)造的…

2017-08-30

文匯報

錢穎一開學第一課:你要跟別人不一樣,必須要有勇氣

要有追隨你心和直覺的勇氣。大家很快就會知道這個勇氣是不容易的。因為“隨大流”、“同質化”發(fā)展是特別保險的。你要跟別人做的不一樣,必須要有勇氣。

2017-08-30

澎湃新聞

“小確喪”不是絕望,是目光所及太過狹小

“小確喪”恰恰以一系列的小團體為載體。六格漫畫“我們是誰”雖表達了一種“喪”的情緒,但一切提問都不是以“我”而是以“我們”作為主語。

2017-08-30

澎湃新聞

審美邊界不斷拓展的當代中短篇小說

當代中短篇小說的生長,其動力不只來自于跨界或新生的力量,還有更多作家持續(xù)在既有寫作傳統(tǒng)內部發(fā)力,深植厚掘,夯實了當代小說的基礎。

2017-08-30

文藝報

大英博物館修復敦煌巨作:如何為修復布料配色染色

目前,在完成刺繡的清潔階段后,修復工作將進行到下一個階段。修復師們需要在使用新的布料來替換原來的修復布料時,考慮究竟如何使用顏色。

2017-08-30

澎湃新聞

“70后”作家,難以被描述的一代?

把一代人捆綁在一起討論,是一個有效的方式,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因為我們時間有限、空間有限,人類所有的活動是在時間和空間的規(guī)定下面展開的。

2017-08-30

山東商報

白巖松:我們?yōu)槭裁粗挥虚喿x日沒有吃飯日?

無論如何,“吃”中都自有中國味道和中國氣韻,至于因吃而結的緣、生的情、得的趣,則更是不可盡述了。無怪乎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中,“飲食文化”是如此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2017-08-29

一個人的書單

審美邊界不斷拓展的當代中短篇小說

代中短篇小說的生長,其動力不只來自于跨界或新生的力量,還有更多作家持續(xù)在既有寫作傳統(tǒng)內部發(fā)力,深植厚掘,夯實了當代小說的基礎。

2017-08-29

文藝報

為何古人有留胡子的習慣?

清朝亡后,經(jīng)過時代的洗禮,再經(jīng)過新文化運動的震蕩,人們觀念變了,男人留須的就少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傳統(tǒng)文化一變而為新文化,除了一些老人和舊軍閥、舊官僚,留胡子的男人已…

2017-08-29

皇帝說史

開學日期演變:中小學為何多在9月1日開學

中國近現(xiàn)代教育的開端,源于清朝末年的一系列改革。當年,隨著越來越多新式學堂的建立,清政府引進了西方的教育制度,并制定了全國統(tǒng)一的學制、學長及假期等。

2017-08-29

北京晚報

大洋之外、人類之前:破解物種起源的接力賽

我得承認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對洪堡當年在科學界的盛名一無所知,更別提他對南美革命、美國浪漫主義文學、新藝術運動和后世環(huán)保理念的影響。

2017-08-29

燭下檢書

明明是織女被迫嫁牛郎,怎么就變成了追求自由愛情?

相當部分版本中的牛郎和織女的結合并非大部分人如今所知的真心相愛,牛郎之所以能跨越門第,娶到“白富美”織女,是在老牛的指引下竊取仙衣所致,織女婚后大多是想方設法拿回仙衣逃…

2017-08-29

澎湃新聞

從充饑到品味:“中國式吃飯”的那些年

人選擇吃的東西,往往是以“好吃”為標準。只要是好吃,便要千方百計弄到嘴里嘗嘗。有形容說:有些人天上飛的飛機不吃,地上跑的汽車不吃,水中游的輪船不吃,除此之外,什么都吃?!?/p>

2017-08-29

上觀新聞

知堂己丑日記的全璧,斷句、識字及挖坑與背鍋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那幾年,周作人以“精神的食糧”換取鮑耀明提供的“肉體的食糧”,關系越來越密切,以至鮑耀明提出“擬欲借用一下先生的日記”這樣的不情之請,周作人竟亦答應。…

2017-08-29

澎湃新聞

中國古典文學里為何常見“登高憑闌”?

詩人回應了時代的挑戰(zhàn),這是登高憑闌文學中沉重的精神內核。所以,杜甫的《登高》以一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流傳百世,并被后人視為古今七律之冠。

2017-08-29

解放日報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