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遇春(1906-1932),福建閩侯人,中國現代散文家、翻譯家。梁遇春的文學成就主要是寫作英國隨筆風格的散文小品,擅長表達充滿個性特點的社會人生體驗,提供一種“絮語”式議論美文。1926年開始陸續(xù)在《語絲》、《奔流》、《駱駝草》、《現代文學》、《新月》等刊物上發(fā)表散文,后大部分收入《春醪集》和《淚與笑》。其散文風格另辟蹊徑,兼有中西方文化特色。郁達夫贊許梁遇春為“中國的伊利亞”,現代作家廢名評說梁遇春玲瓏多態(tài)的散文,稱他“醞釀了一個好氣勢”,“將有一樹好花開”。胡適認為他是“一個極有文學興趣與天才的少年作家”。本書收入梁遇春“致石民信”41通。譯文12篇。